近年来,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IT运维领域面临着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技术架构转型的挑战。面对如云服务、中台、互联网化、分布式、容器化、双活中心、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涌现,IT运维人员所肩负的任务愈发繁重。
- 运维对象激增:数字化转型导致应用系统数量增加,系统细化和组件增多,尤其是微服务架构的普及,使得运维节点大幅增加。这导致运维人员需管理的服务器、容器等资源数量大幅上升,传统的手工运维方式已无法满足规模化管理的需求,进而影响运维效率及管理成本。
- 运维要求提升:用户对IT资源的要求不断提高,期望业务流程更为简洁规范、操作过程更为流畅、界面更具美观性,同时系统功能的健壮性也受到关注。传统运维方式已难以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 用户需求多样化: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各级员工使用信息化系统的时间和机会增多,他们对服务的需求和期望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除了学习新技术外,IT运维人员需从理念到方式上进行转变,即从传统的IT运维向IT运维运营转变。
运维在IT领域主要是指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监控性能、处理故障、更新和维护软硬件等。其核心目标是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减少业务中断时间。
运营则更侧重于业务层面,涉及使用IT服务来支持和优化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以实现更多价值。运营的重点是通过整合运维、技术实现和质量保障等手段,提高业务效率、降低成本、引导用户发掘需求,从而创造新的商业价值和改善客户体验。
尽管“运维”和“运营”在中文中仅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在实际工作中有着本质的区别。运维主要关注技术层面的稳定性、可用性和性能优化,而运营则更注重业务层面的提升。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运维和运营越来越紧密结合,运维是运营的基础,而运营的质量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业务质量、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IT服务从传统的运维向运维运营相结合的转型已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这一转型的重要意义,包括概念区分、客户体验的重要性、保障业务流程的流畅性等。
这种转型意味着IT服务从单纯的系统支撑角色向直接驱动业务发展的战略角色转变。通过强化用户体验、加快产品迭代和服务迭代、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深入理解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服务。利用新技术实现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升级,保障业务流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安全性。通过深入理解业务需求和技术应用,IT服务能够在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产品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企业创造新的增长点。
为做好运营工作并确保团队的有效运作,需得到企业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及相关保障。建立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的运营模型,并在每个阶段制定经营策略。利用DevOps等标准以业务需求为导向,让运维、开发、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包括实时反馈收集、舆情分析、用户行为分析、个性化推荐及持续迭代与优化等。
为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并实现IT服务由运维向运营的顺利转变,需重新审视和构建运维与运营的关系。这包括提升运维理念到业务层面、建立或调整架构、整合资源和技术、建立服务治理机制以及扩展运维人员的知识体系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持续发展。
IT运维与运营的结合是技术发展和业务发展的共同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新技术、更新知识体系并适应新的运维模式,IT运维人员将能更好地支持企业的业务发展和创新。
内容参考自高效运维相关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