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油价不断上涨的大环境下,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简称“壳牌”)遭遇了一定挑战。
近期壳牌对外公布了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尽管壳牌的营收有显著增长,达到600.4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0亿以上,但其调整后的收益相较去年虽有所增加,却未能达到第二季度的55亿美元水平。这一现象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
尽管现金流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正如壳牌CEO范博登所称的“创纪录的现金流”,在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中达到了160.25亿美元的现金流入,自由现金流也达到了122.21亿美元。壳牌仍需致力于其2021年的债务偿还策略(本季度净债务减少超过80亿美元)。
除了经济压力,壳牌还面临激进投资者的要求。以Third Point为例,他们认为壳牌的市值被低估了,因此提议将公司拆分为两家:一家专注于低碳业务,另一家专注于传统油气业务。壳牌对此提议并未接受。
挑战与机遇并存
Loeb表示了对公司的信心,并相信其董事会和管理层将制定出实现脱碳目标并提高股东回报的计划。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全球油气市场与壳牌业绩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不是激进投资者首次对石油公司提出质疑。早在今年五月份,埃克森美孚和1号引擎等公司的投资者就已对公司提出气候的要求,并寻求策略转变。而对于拆分,1号引擎曾试图在埃克森美孚中取得两个董事席位。
拆分策略是激进投资公司的常用手段。以Loeb为例,他曾通过此策略帮助雅虎实现重大变革并获取丰厚利润。他曾向索尼提出IPO分拆娱乐部门的建议,虽然最后未能如愿,但这无疑突显了拆分策略在某些投资者眼中的价值。
此次,Loeb对壳牌的提议便是按照低碳和传统油气两大板块进行公司拆分。他强调的是壳牌的资产价值并未如市场普遍预期般得以充分体现。
背后的原因在于壳牌内部存在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价值的最大化。
如果按照Loeb的设想进行拆分,他预测壳牌的低碳业务将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巨大的经济收益。
壳牌的战略考量
在最新一季财报公布的壳牌并未采纳拆分的建议。这反映了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欧洲的石油巨头之一,壳牌正在努力转型。它不仅关注氢能、充电桩等新兴业务,也在努力调整其传统业务模式。
今年早些时候,壳牌已经开始为转型做准备,计划减少石油产量并加大在生物燃料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9月份还宣布了将二叠纪盆地的资产以9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康菲石油公司。
问题在于即便在全球天然气市场已明显转变为卖方的情况下,为何壳牌的业绩却未实现大幅突破?
这或许与公司的战略决策有关。虽然壳牌在天然气上的投入很大,但储量的不足以及转型带来的巨额投入都对其业绩产生了影响。
今年化石能源价格的为壳牌提供了机会窗口,但公司却未能借此机会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
这反映出转型过程中的阵痛:当可再生能源尚未实现盈利时,依赖油气业务的盈利部分便显得更为重要。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将如何看待这一挑战?
为持整体策略?
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拆分并非最佳选择。这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和不可预测的结果。
首先就是财务问题。虽然低碳业务代表着未来和方向,但目前许多这样的业务并不甚至亏损严重。这需要公司的其他业务来提供支持。
能源转型并不意味着化石能源的完全消失。投资者和公司都清楚这一点。虽然一些投资者主张将某些业务与低碳公司相结合但这样的划并不合理也不符合长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