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世界中,众多企业出口业务的定价策略往往以国内价格作为参照或采取低价竞争的方式。在老刘所处的行业中,却存在着另一种定价策略,那就是对标定价,现与大家分享。
所谓对标定价,即是针对特定的海外市场进行分析。在这个市场中,企业需深度剖析自身的最大竞争对手,衡量自身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然后,通过紧密贴合竞争对手的策略,制定相应的市场价格及市场推广方案。老刘今日就是要阐述这一独特的对标定价策略。
在全球化市场中,产品的定价往往与品牌所属的或区域紧密相关。
在国际市场上,消费者依据品牌所属的或地区进行产品定位和定价。以市场的产品为例,顾客常常将进口产品按照不同的和地区进行分类。回想前,家用汽车市场上的消费者往往会根据欧洲、、日韩以及国产产品进行分类。大多数消费者首先关注产品所属的,然后再关注具体品牌。随着消费者日益成熟,他们对个别品牌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同样地,在海外市场,产品的定位往往被用户认为是低于欧美品牌的。对于来自的品牌,用户往往难以给予差异化定位。大致上,他们倾向于将所有品牌归为同一档次。
基于这些实践经验,若我们面对的是业界一流的国际竞品,应采用向下对标的方式为项目定价。如此才能满足客户需求,获得订单。而当我们面对的是国内其他品牌时,则应采取相当的向上对标定价策略,但同时需在其他配套上增加“附加值”。比如延长产品保修期、提供更优的付款条件或赠送更多附件等。
要使这种对标定价策略取得成功,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配套工作。
其一,严格控制市场秩序,防止国内经销商将产品擅自销售到海外市场,这将对市场秩序产生巨大影响。
其二,对标定价必须基于客观事实,并经过市场的验证,不能仅凭主观判断确定。
其三, 产品、服务等方面不能与对标产品存在过大差距。
一位拥有20年行业经验的资深专家,曾负责应用配套、市场研究、售后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工作。他善于思考与总结经验,希望能为各位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