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价的走势中,我们曾探讨了阻力位上供求关系的重要性。今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在支撑位上供求关系的应用。
支撑位实质上是多方买入股票的最低价格保障。当股价经历了一波上涨后,往往会出现回调。当回调触及支撑位时,若此时出现小型的K线图并伴随成交量的减少,这表明供给的压力正在减弱。而只要有需求的介入,股价便有可能反弹上扬。
当股价回调至支撑位时,如果股价的下跌幅度较小而成交量却在增大,这表明需求方成功吸收了空方的抛售股票,需求大于供给,从而使得支撑变得有效。这便是供求关系在支撑位上的市场基本原理。
如K线图1所示,我们面对的市场交易环境主要包括下跌、横盘和上涨三种态势。
在K线1中,可以看到股价大幅下跌后出现的恐慌抛售,成交量急剧放大。主力资金在低价区域积极买入,形成了需求。而散户的抛售则形成了供给。由于主力资金的需求质量高于散户的供给质量,因此股价在经历短暂的支撑和反弹后,如K线2所示,开始上涨。
当股价反弹时,虽然价格有所上涨,但成交量却在递减,这暗示了需求的不足。在大阴线所形成的压力下,股价随后出现了回调,如K线3至K线7所示。
K线8至K线13则展示了股价试图突破压力位的过程,其中涉及了空方的抛压、成交量的变化以及需求的介入等元素。特别是K线13,大阳线的出现表明需求已吸收了空方的抛售股票,需求力量超过了供给力量。
在K线9至K线14中,我们看到了股价在支撑位附近的多次博弈,其中成交量的变化、股价的上涨与下跌都反映了供求关系的动态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股价上升趋势中,任何缩量的回调都是潜在的买入机会。为了获取更好的收益,可以采取移动止损的方法来趋势。
希望大家能运用市场本质分析法,结合图2和图3,深入分析股价的运行态势,并据此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祝愿大家投资顺利,收获满满。
图2(续)、图3(续)请参见下方或另附的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