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核心要素考量
选择户外拓展场地时,首先要明确团队的需求和拓展的目标。不同的目标可能适合不同的场地类型。核心要素包括:
1. 场地类型与特色:
自然风光型: 如山林、森林公园、公园、海滨、湖泊、河流等。这类场地通常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开阔的空间,适合进行徒步、定向、野外生存、高空项目(如绳索桥、高空断桥)等需要挑战自我、亲近自然的活动。
乡村田园型: 如农家乐、生态农场、乡村度假村等。这类场地环境相对淳朴,有农田、果园、小溪等元素,适合进行团队协作、农事体验、趣味竞技、沟通表达类的活动。
城市近郊型: 如郊野公园、体育公园、大型企业自有基地等。这类场地设施相对完善,交通便利,安全可控性较高,适合进行城市定向、场地拓展、趣味运动会等。
特定主题型: 如军事基地(或模拟军事场景)、拓展训练基地等。这类场地通常有特定的设施和训练项目,适合进行模拟作战、领导力、纪律性等主题的拓展。
2. 场地规模与容量:
面积大小: 场地必须足够大,能够容纳所有参训人员、教练、工作人员以及必要的活动空间。要考虑活动动线是否流畅,避免人员拥挤和相互干扰。
人员容量: 场地应能承载预期人数,包括最大同时参与活动的人数和可能需要休息、用餐、集合的人数。
3. 设施与资源:
拓展项目设施: 是否拥有符合安全标准、种类丰富的拓展器材,如高空项目设备、低空项目设施(信任背摔、攀岩墙、罗马炮架等)、水上项目设备(皮划艇、漂流等)、趣味竞技设施等。
交通与通讯: 场地交通便利性如何?是否靠近公路、铁路或机场?是否有足够的停车场地?场地内及周边的通讯信号是否良好?
4. 安全与风险可控性:
环境安全: 场地本身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陡峭的悬崖、有毒植物、野生动物出没、地质灾害风险等。水域是否有暗流、障碍物。
设施安全: 拓展器材是否定期检查和维护,符合安全标准?
应急预案: 场地或主办方是否具备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救助、消防、防汛、防盗等,并且有专业的急救人员和设备?
可管理性: 场地是否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和干预,确保活动秩序和安全?
5. 成本与预算:
场地租赁费: 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场地租赁费用差异很大。
项目设备费: 是否需要租赁或购买额外的器材?
餐饮住宿费: 如果需要提供餐饮或住宿,费用也是重要考量。
其他费用: 如交通补贴、保险费等。
6. 环境与氛围:
自然环境: 是否清新、安静,有利于参与者放松和投入?
文化氛围: 场地周边是否有干扰因素,如噪音、污染?
心理感受: 场地是否能够激发参与者的挑战欲和团队精神,而不是带来恐惧或不适感?
二、 选择流程与建议
1. 明确需求: 首先与客户(或企业HR/拓展负责人)深入沟通,了解团队规模、参训人员特点(年龄、体能、心理承受能力)、拓展目标(提升沟通、协作、领导力等)、预算范围、时间要求等。
2. 初步筛选: 根据需求,利用网络搜索、行业推荐、过往合作经验等途径,筛选出几个潜在的场地选项。
3. 实地考察: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务必相关负责人或教练进行实地考察,重点检查:
亲自体验: 在场地内模拟行走或体验部分项目,感受空间、地形和设施状况。
设施检查: 仔细检查所有相关设施,特别是拓展器材的安全状况和维护记录。
安全评估: 与场地管理方沟通,了解他们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演练情况。
沟通洽谈: 与场地负责人商谈合作细节,包括租赁费用、服务内容、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并签订正式合同。
4. 考虑天气因素: 户外活动受天气影响较大,需要选择气候相对稳定或备有室内/半室内替代方案的场地。了解场地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和常见极端天气。
5. 交通便利性测试: 最好能亲自开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到达场地,评估实际交通时间和便利程度。
6. 口碑与评价: 了解其他客户对该场地服务、设施、安全性的评价。
三、 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