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和思念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日出东海边,春来万物生。
芳菲随日尽,枯槁逐风声。
草木有本心,何求名?
所遇无旧物,焉得不速行?
1. 首联:“日出东海边,春来万物生。”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太阳从东方升起,万物开始复苏的景象。这里的“春来”指的是春天的到来,而“万物生”则是指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在这个时候开始生长、繁衍。
2. 颔联:“芳菲随日尽,枯槁逐风声。”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随着太阳的升起,原本盛开的花朵逐渐凋谢,而那些枯萎的植物则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这里用“芳菲”来形容花朵的美丽,而“枯槁”则形容了枯萎的植物的状态。
3. 颈联:“草木有本心,何求名?”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看法。他认为草木生长自有其规律,不需要追求人类的赞美和名声。这里的“本心”指的是草木生长的内在规律,而“名”则是指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赞誉。
4. 尾联:“所遇无旧物,焉得不速行?” 这两句诗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的感慨。他认为自己所遇到的一切都已经改变,没有留何痕迹,因此他不得不迅速离开这个地方。这里的“旧物”指的是过去的事物,而“速行”则表示要尽快离开。
《秋思》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