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出自《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原文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典故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心思或意图非常明显,以至于连路过的人都能看出。
典故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三国时期,魏国的权臣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俩,在曹髦即位后,为了夺取帝位,开始密谋篡位。司马昭通过各种手段,逐渐掌握了朝政,他的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由于司马昭深,他的野心并没有引起所有人的警觉。
有一次,司马昭在宴会上故意让曹髦喝酒,然后趁机将曹髦灌醉。曹髦喝醉后,对身边的人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司马昭的心机和野心,连过路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个典故后来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机和野心非常明显,以至于连普通人都能看出来。它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表面和善、背后却有不良企图的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权力的敏感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