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帆的跨界之旅
夜色中,匠人正烧熔着两吨铁水,而三个身着缠绕钢丝棉烟花的球鞋的青年正蓄势待发。当匠人猛击铁水,青年们点燃脚下的钢丝棉,助跑、跃起,如踏风火轮般在夜空中划出绚烂的轨迹。这一刹那,青年与漫天铁花共同升空,创造出一场绚烂的“炸场”表演。
谭晓帆,这位参与跑酷表演的青年,将这段视频分享到了他的抖音账号@跑酷拉面上。出乎他的意料,短短一周内,视频的点赞数突破了千万。谭晓帆创作跑酷主题的短视频已有四年,积累了近300条作品,各种技巧、搞笑、热血的内容都有。而这条结合了非遗元素“打铁花”的视频,成为了他账号的爆款作品。
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所震撼的谭晓帆,开始与跑酷伙伴们探索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他们寻找身边的“老玩意儿”,开启“跑酷遇上非遗”系列创作。他们用年轻人的活力和创意,为古老的非遗碰撞出更多奇妙的“化学反应”。
谭晓帆,26岁的他,已经练了8年跑酷。从小在东莞长大,武术是他的童年回忆。武术教练的玩乐——跑酷,成为了谭晓帆的启蒙。他练习空翻、穿越障碍,克服了身体腾空时的眩晕和失重感。高中时,他回到湖南继续练习跑酷,偶尔会忍不住翻个跟头,学校的围墙也翻过几回。
自练了跑酷后,谭晓帆感到世界变得更大、更广阔。面对一堵墙,他不再绕行,而是选择上墙翻越;面对楼梯,他不再一步步走下,而是选择快速跃下再空翻跃上。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令他着迷。
在四年的时间里,谭晓帆曾当过武术教练、教过跆拳道,也曾在蹦床馆工作利用场馆练习跑酷。直到2021年,他结识了街头运动达人林文信。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合作拍摄跑酷视频。不久后,他们又加入了另一位资深跑酷运动员蒙朝志。三人组成团队后,开始不断求新求变,拍摄了各种跑酷教学和挑战视频。
今年年初,受到抖音上用绳子甩烟花的启发,他们尝试了将烟花绑到脚上,用跑酷的动作甩出火花。而后,他们想起了打铁花——如果将跑酷与打铁花结合会怎样?经过多次尝试和拍摄后,“跑酷+打铁花”的视频终于诞生了。在视频中,三个年轻人与绚烂的铁花齐舞,热血沸腾的场面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随着视频的走红,“跑酷+非遗”的创意逐渐被更多人关注和接受。谭晓帆和他的团队开始收到粉丝的留言和私信,询问哪里可以学习非遗技艺。他们也开始与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合作,拍摄了一系列“当跑酷遇上非遗”的主题视频。
在佛山与咏春传承人董崇华的合作中,他们体验了击打木人桩的技巧;在湛江遂溪与醒狮传承人李祖杰的合作中,他们学会了舞狮的上墙技巧;而在与皮影戏传承人的交流中,他们将古老技艺与时髦元素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古老的非遗遇见潮流的跑酷”,两者碰撞出无数火花。
如今谭晓帆和他的团队已经不再局限于年轻一代的跑酷技巧展示。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他们积极与各地非遗传承人合作、交流学习新的技艺并创新传播方式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我们在做的事其实就是把古老的文化融合到年轻人亲近的日常生活里来。”谭晓帆说,“传统的和潮流的进行一个碰撞创新就是非遗传承发扬的关键。”如今的非遗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
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用他们的创意和热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与跑酷青年们合拍视频的李祖杰95后、00后的传承人们正在短视频平台上用全新的创意和玩法帮助非遗“火起来”。从舞狮到皮影戏再到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这些年轻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传统文化的根脉让它们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在这个时代每一个年轻人都可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就像谭晓帆和他的团队一样通过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