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许婉璇
“或许这将是我在赛场上最后一次跑出百米赛道的辉煌。”4月12日,一个不同寻常的早晨,在广东省肇庆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举办的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短跑而名声显赫的35岁名将苏炳添,在男子100米预赛中跑出了惊人的10秒49成绩,迅速闯入半决赛。而他的赛后言论更是引起了众人的广泛讨论。他的话中透露出一丝悲壮的决绝:“这可能是我最后的100米舞台。”在次日的半决赛中,观众们并没有等到他的身影。
在2022年俄勒冈田径世锦赛之后,苏炳添再次出现在百米赛场,此次的比赛是他对抗伤病和年龄的挑战。近两年,由于伤病和年龄的增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苏炳添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进行系统性比赛。随着巴黎会的临近,观众们在现场目睹了他表达的可能退役的想法。就在去年底,他又对外表示计划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后正式挂靴。现在,这样的迹象似乎愈加明显。
据田径协会所颁布的参赛要求,在即将到来的全国运动会中,男子100米项目的达标标准为10秒11。然而苏炳添对此坦言,以自己目前的成绩和状态来看,参与全运会100米单项的希望并不大。他表示:“这次的田径大奖赛对于我而言是一个身体状况的测试。”时隔两年后重新站在起跑线上,他清楚自己的竞技状态与以往已大不相同。“若不能继续为团队带来优势,我想便无必要继续前行。”他接着说道:“我已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尽管跑步直到‘跑不动为止’,但如今我已无法再向前一步。”然而他也坚定地说:“我所尽的每一分力、所走的每一步路都已竭尽全力。在我的体育生涯中,我没有留何遗憾。”
在这百米的赛道即将走到尽头之际,苏炳添正计划着新的“赛道”。他表示:“每位运动员最终都会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接下来,我将致力于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更多帮助。”这包括了他正在打造的青少年训练平台以及未来可能从事的青少年选材工作。
在这次全国田径大奖赛上,面对着年轻而陌生的面孔,苏炳添不禁回想起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当我想起一个来自乡村的孩子竟然有一天能成为亚洲百米最快的选手时,内心不禁涌动。”他说到,“每一个人都拥有无限的潜能。对于正在追梦的青少年们来说,重要的是勇于付出、勇于挑战、敢于探索。”
在4月13日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苏炳添作为广东队的第一棒选手与三位年轻的队友刘洪熙、丘智贤和严海滨共同夺得了金牌。这不仅是一场速度的较量,更是一代人对下一代人传帮带的体现。
《 日报》特刊(2025年4月14日 体育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