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学习超简单,激发内驱力专注力就靠这招!

2025-05-0101:04:16创业资讯

之前收到了一位妈妈的留言,深有感触,让我来分享一下:

亲爱的萌芽,你好!我家的大宝快5岁了,是个可爱的小女孩。每天早上去幼儿园的时候,她总是软磨硬泡不愿起床,各种方法尝试两天就不再有效。吃饭、出门等事情也需要反复提醒,甚至家里人都有些不耐烦了。现在不仅在家里如此,在幼儿园也总是磨磨蹭蹭,老师反映她每次写作业都是班上后三名。这导致我们经常对她嚷嚷甚至打骂,包括我,我自己也觉得有些轻度抑郁了,感觉无论怎么引导孩子,她的习惯就是改不过来。

这使我想起了和朋友聊起的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压力问题。虽然学前班和小学生有所不同,但两者之间有很多共性。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学业和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思考和体会。

我认为,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是至关重要的。内驱力是孩子自主学习、热情不减的最强、最有价值的动机。像前面案例中的孩子那样,他们的共性其实就在于内驱力不足。只有当内驱力在背后支撑时,我们才能看到孩子像波浪一样,主动地学习、做作业、应对挑战,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

内驱力就像一颗种子,萌发于孩子的内心,但非常依赖环境和水土。对于父母来说,我们需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培育这份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干扰、不打岔是基本原则,虽然这很难,但至少需要整个学龄前阶段的家庭合力来达成。

具体来说,一个有内在驱动力的孩子需要在学龄前阶段体验到以下几点热忱:

第一点,孩子需要有感受“好奇心涡轮”的机会。我们应该将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紧密结合起来,让孩子将学到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例如,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第二点,孩子需要体验兴趣变成落地项目的机会。我们可以巧妙利用一些方法,激发孩子的执行力,让孩子把热情持续下去。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画上三个月来集中做项目,从头脑风暴到演绎儿歌等。

第三点,孩子要感受我们身体力行的内驱力契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模仿对象,所以我们应该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也让孩子明白我们是有持续在学习和进步的。例如,我们可以和孩子约定周末的“学习”时间,一起像上课一样排排坐,各自读书、学习、交流故事等。

当我们意识到为什么孩子的内驱力会被摧毁时,我们会发现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前面提到的三点,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控制感”。我们往往因为太着急而让孩子内驱力“水土不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我们要避免让孩子感觉被控制。我们应该让孩子有自和选择权,不要总是他们做事情。

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焦虑不是针对他们自己的。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理解而不是压力和焦虑。

最后我们要言行一致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言行不一的情况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不信任感和排斥感从而影响他们的内驱力发展。

改善孩子的内驱力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和耐心地引导和陪伴孩子去发现学习的乐趣去探索世界的奥秘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此外为了帮助更多的家长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我这里再分享两个辅助方法:一是陪伴孩子一起去经历“重复的练习”;二是和孩子一起拆解问题把目标小模块化。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从而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