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人生何其短,照世永流芳。南宋的文天祥,被俘后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句,他那坚贞不屈的情怀,成为后世无尽的鼓舞。在《过零丁洋》这首诗中,还有两句话深受人们喜爱:在惶恐滩头倾诉惶恐,零丁洋里叹息零丁。这诗的铿锵之声,使得零丁洋和惶恐滩声名远播。
在历史的洪流中,北宋与金、南宋与蒙古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金朝曾联合北宋攻打辽国,最终却被蒙古所灭。南宋虽偏安于江南,但在与金朝的和平之后,也曾有过短暂的安宁。然而蒙古的崛起,让金朝的成为定局。1257年,蒙哥汗发兵攻宋,却在钓鱼城之战中英年早逝。忽必烈继位后,调整战略,最终在1273年攻破襄阳。三年后,元军进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宋恭帝赵(显)无奈投降。
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忠臣拥立赵昰为帝,力图挽狂澜于既倒,为南宋续命。1277年,文天祥率军从广东梅州进军江西,收复了不少失地。然而败退后被俘于广东汕尾市海丰县北五坡岭。1279年的崖山之战(又称崖门海战),文天祥被元军押往崖山战场(位于广东江门新会)。当他途经珠江口的伶仃洋时,心中充满感慨,于是写下了《过零丁洋》,以表其志。
零丁洋又称为伶仃洋,是广东珠江口的一处河口湾。北起东莞虎门,南至港澳地区,以深圳赤湾至内伶仃岛至珠海市淇澳岛为界分为内外伶仃洋,总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这里地理位置重要,周边分布着深圳、珠海、广州、东莞、中山等发达城市。更值得一提的是,港珠澳大桥横跨伶仃洋,将香港、与珠三角城市群紧密相连。
虽然零丁洋广为人知,但惶恐滩的踪迹却鲜为人提。惶恐滩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城南约2公里处,因赣江在此汇入龙溪水而得名。赣江作为江西的母亲河,其险峻的河段中有多处峡谷和急流险滩。其中,惶恐滩作为赣江十八险滩之一,以其滩底怪石林立、漩涡遍布而著称。曾经有民谣唱道:“惶恐滩,鬼门关,十船过滩九船翻。”这也反映了其险恶的一面。
历史上,赣江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主要通道。自唐末开辟大庾岭通道至粤汉铁路通车前,吉安作为赣江中游的重要航运码头和货物集散地,其航运和造船业十分发达。文天祥对赣江十八滩非常熟悉,常经过惶恐滩。他在不同的时期都曾写下与惶恐滩相关的诗篇。
尽管时光荏苒,赣江十八险滩中的许多已经因万安水电站的修建而消失。但惶恐滩的名字和文天祥的诗篇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如今虽然难以目睹其原貌,但它的故事和文天祥的情怀将永远被传颂。
岁月流转,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但那些承载着文化与情感的地理名称和人物故事,将永远镌刻在的记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