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的坚硬,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坚定、果敢和有魄力。而与之相反的软手腕,则有着不同的解读。
在欧美文化中,有一种经典的理解。粉色T恤、白袜子这样的外在装扮,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身份或性格。肢体语言却能透露出许多信息。
轻轻低垂的手腕,随意挥动间,就能给人的整体气质带来决定性的转变。这样的动作,被称为“软手腕”,有时也戏称为“基手”。
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一观察,但在许多人心中却有着默契的认同。咖啡师Lukas Deroy的TikTok视频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他通过简单的动作展示了这一现象,视频收获了近3000万人的播放。
Deroy的视频引发了病毒式传播,许多TikTok用户开始模仿这一动作。这一巧妙的方式可以用来回绝不必要的搭讪,也可以避免因误解而产生的不必要麻烦。
这种对肢体语言的解读并非空穴来风。在2015年的一个电影采访片段中,一位主持人误将gaze听成,并因此引发了关于肢体语言与性别、性向之间关系的讨论。
许多人在看到某些人的手腕时,会不自觉地将其与某种性别或性向联系起来。例如,Placebo乐队主唱Brian的柔媚气质和常的手腕,被一些人视为是对男性气概的偏离。而对于流行歌手肖恩·门德斯来说,他的花手动作更是引发了大量的性向谣言。
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深远的文化背景。从古希腊到底比斯圣队,再到古罗马的描述,人们对男性气质的认知经历了许多变迁。而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气质和身份的粗暴画等号,也被认为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
如今,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给事物贴标签。这也导致了定义的不严谨。软手腕这一姿态开始被广泛娱乐化,以消解其原本的针对性。
“在过去的年代,这个姿势可能被视为恐同的嘲笑。”一位记者表示,“但现在,Z世代通过TikTok赋予了它全新的语境。原本的成见被打破,任何人都可以大胆地摆动手腕,这是一种自由。”
我们应该认识到,肢体语言是多元且复杂的。长着手腕就是为了活动的,不应被简单地归类和定义。对于这种现象的看法和解读,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意思,就请点个赞吧!感谢你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