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礼仪培训中引入团队游戏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它能够让培训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同时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团队成员间的交流、协作,并让参训教师在实践中感悟和内化礼仪规范。以下是一些适合教师礼仪培训的团队游戏,并附带详细说明:
核心原则:
寓教于乐: 游戏应与教师礼仪主题紧密相关,让参与者在游戏中学习、思考、实践。
互动性强: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与互助。
体验式学习: 尽可能让参与者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亲身体验礼仪场景。
积极正向: 游戏氛围应轻松愉快,避免过于竞争性或可能引起尴尬的环节,重点在于学习和成长。
时间可控: 游戏时间应根据培训总时长合理分配。
适合的游戏建议:
1. 情景角色扮演 (Scenario Role-Playing)
游戏目标: 深入理解和实践特定情境下的教师礼仪,如课堂管理、家校沟通、处理学生冲突等。
游戏形式:
将参训教师分成若干小组。
提供一系列与教师工作相关的、具有挑战性或需要细致处理的人际交往情景卡片(例如:“一位学生上课经常走神,你如何用恰当的方式提醒他?”“家长对你的教学安排有疑问,你需要进行解释,但家长情绪有些激动。”“在办公室,一位同事对你刚才的发言表示不同意见,你如何回应?”)。
每组抽取一个情景,指定角色(教师、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现场演绎。
演绎结束后,可以邀请其他小组或培训师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礼仪亮点与可改进之处。
为何适合: 这是最直接、最贴近教师实际工作的方式。它让参与者在扮演中思考如何运用语言、表情、姿态等来体现专业、尊重和关爱。评委的反馈能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模式。
注意事项: 场景设计要贴近现实,避免过于极端或虚构。营造安全、支持的氛围,鼓励大胆尝试,强调学习目的而非评判对错。可以设置观察员角色,记录关键点。
2. “礼仪知识大闯关” (Etiquette Knowledge Challenge)
游戏目标: 巩固教师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游戏形式: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线上或线下问答、抢答、你画我猜、找不同等。
题目可以涵盖:课堂礼仪(着装、教态、提问方式)、校园礼仪(与同事相处、接待参观、使用校徽)、沟通礼仪(书面沟通规范、电话沟通技巧、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艺术)、网络礼仪(教师社交媒体规范)、仪容仪表规范等。
可以将参训教师分成若干队伍,通过团队协作回答问题,得分最高的队伍获胜。
为何适合: 游戏性强,能有效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适合快速回顾和巩固知识点。团队协作形式能促进成员间的知识互补。
注意事项: 题目难度要适中,既有基础题,也要有一些需要思考和应用的题目。避免纯粹的知识记忆,可以加入一些情景判断题。
3. “镜像模仿”或“行为纠错” (Mirror Mirror or Behavior Correction)
游戏目标: 通过观察和模仿,直观感受不同行为举止在礼仪上的差异。
游戏形式:
镜像模仿: 两人一组,一人扮演“标准礼仪示范者”(如:热情问候、专注倾听、微笑服务),另一人作为“镜像”模仿其动作、表情和姿态。角色互换。其他小组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差异。
行为纠错: 准备一些包含不恰当教师行为举止的视频片段或图片(例如:上课时不耐烦地打断学生、面对家长时表情冷漠、在课堂上出现小动作等)。让参与者识别并讨论这些行为违反了哪些礼仪规范,以及应该如何改进。
为何适合: 视觉化呈现,帮助参与者更直观地理解“做什么”和“不做什么”。镜像模仿能锻炼观察力和模仿能力,行为纠错则能加深对错误礼仪的认识。
注意事项: 视频片段或图片要具有代表性且不冒犯。讨论环节要引导参与者从“为什么”这个行为不合适的角度去思考。
4. “礼仪词汇/短语接龙” (Etiquette Term/Sentence Chain)
游戏目标: 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礼仪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游戏形式:
参训教师围坐一圈或分成小组。
设定一个与教师礼仪相关的主题(如“沟通”、“尊重”、“专业”)。
第一个人说一个符合主题的礼仪词汇或短语(如“尊重”),第二个人必须说一个以“尊重”结尾或与之相关的词汇/短语(如“倾听”),第三个人再说一个以“倾听”结尾的(如“理解”),以此类推。
说不出或重复的人可以接受小“惩罚”(如分享一个自己遵守礼仪的小故事)。
为何适合: 简单易行,耗时短,适合在培训的休息间隙或作为暖场游戏。能活跃气氛,让参与者快速回顾和运用礼仪语言。
注意事项: 主持人要控制好节奏,确保游戏流畅进行。惩罚环节要轻松有趣,避免造成压力。
5. “构建和谐校园” (Building a Harmonious Campus)
游戏目标: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理师礼仪在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游戏形式:
将参训教师分成大组。
提供一些关于校园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与礼仪相关的正反案例描述(例如:“老师耐心解答了学生的疑问,学生表示非常感谢。”“两位老师在办公室发生争执,影响到了其他同事。”“值周生认真负责地维护校园秩序,同学们都愿意配合。”)。
各大组需要讨论,从这些案例中提炼出体现良好教师礼仪的关键要素,并思考如何将这些要素推广到整个校园,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文明、有序的环境。
各组可以制作海报或简短陈述来展示他们的想法。
为何适合: 视角更宏观,能提升参与者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强调礼仪对整体环境的影响,促进团队共同目标的认同。
注意事项: 案例选择要有代表性,能引发共鸣。鼓励团队成员积极贡献想法,确保每个成员都有发言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