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夕照图,通过对夕阳下江水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形象地勾勒出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半江瑟瑟半江红”则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江水在夕阳映照下呈现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一半是平静如镜的碧波,一半是被晚霞染红的江面。这种色彩上的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性。
“可怜九月初三夜”一句,诗人将时间定格在了农历九月初三这一天,这个时间节点通常被认为不吉利,但在这里却成为了一种反讽,因为九月初三正是一年之中最为美好的时节之一。诗人用“可怜”二字,表达了对这一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和无奈。
“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征人”指的是远行的士兵,他们在外征战,无法回家与亲人团聚,只能望着远方的家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士兵的同情和对他们远离家乡的哀愁。
最后两句“何事长向别时圆?月有盈亏人有聚散”则是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月亮有圆有缺,就像人的相聚也有离散,诗人以月亮的盈亏比喻人生的聚散离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暮江吟》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