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短思塞与才短思涩”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答赵德麟四首》之一。在这首诗中,黄庭坚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感受和体会。
“才短”指的是作者自身的才华有限,无法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而“思塞”则是指作者的思维受到限制,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两个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创作能力的不满和无奈。
接着,“才短思涩”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创作困境。这里的“涩”字,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难以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可能是因为作者的才华不足,或者是因为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创作受阻。
黄庭坚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创作。相反,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寻找突破的方法。在这首诗中,他提出了一个观点:“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他认为,文章的写作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不必过分追求技巧和形式。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观察世界,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灵感。
黄庭坚还鼓励作者要勇于尝试新的创作方法。他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然文如万金油,浓淡须由人。”意思是说,文章的创作就像一种万金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改变。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
“才短思塞与才短思涩”这句话反映了黄庭坚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他既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没有因此而气馁;既保持了谦虚的态度,又敢于挑战自我。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