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月食是从哪边开始慢慢变暗的这个问题。
要明确一点:月食发生时,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亮之间,地球的影子投月球上。月食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两种主要类型。月偏食是指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而月全食则是整个月球进入地球本影区。我们通常观察到的“慢慢变暗”现象,主要发生在月偏食期间,而月全食时,月亮会迅速进入本影区,然后又迅速离开,整个过程相对较快,变暗和恢复的过程不那么显著。
那么,在月偏食中,地球的影子是怎样的呢?地球的影子分为两部分:中心较暗的区域称为本影区(Umbra),周围较亮的区域称为半影区(Penumbra)。当地球完全遮挡太阳时,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区,月面会变得稍微暗淡一些,但通常不明显。当月球开始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月食才真正开始变得显著。
关键在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它挡住了来自太阳的方向。月球进入地球影子时的边缘,也就是最先接触到地球本影或半影的部分,必然是朝着地球背离太阳的方向那一侧。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1. 太阳在某个方向(我们假设在图的右侧)。
2. 地球在中间,挡住了太阳光。
3. 月球在地球的另一侧(假设在图的左侧)。
因为地球挡住了来自右侧的太阳光,当月球的左侧(从地球上看)开始接触地球的影子时,最先被遮挡住的是月球表面朝向太阳那一侧的边缘。对于在地球上观察的人来说,月食的开始,是看到月亮的西侧(或左侧面)开始慢慢变暗。
随着月球继续向着地球影子的中心移动,被遮挡的面积会逐渐增大,变暗的范围也会从月轮的边缘向中心扩展。在月偏食的整个过程中,变暗都是从月轮的靠近地球-太阳连心线的一侧开始,并逐渐向相反的一侧推进,直到整个月轮(在月全食时)都进入本影区,呈现一片暗红色。
从月球自身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是地球的影子从其“背后”逐渐“覆盖”上来。但从我们作为地球上的观察者的角度来看,我们总是看到月亮的哪个“面”先变暗,哪个“面”后变暗,这取决于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