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的浴盆铭文中写道:“如果一天能去除污垢焕然一新,那便应当天天都保持这样的新面貌,日日更新,永不止步。”《康诰》提到:“激发人们焕发新的精神。”《诗经》也言:“周朝虽是古老的,却凭借着不断革新保持了其天命。”由此可见,君子始终追求极致,力求达到至善的境地。
那么,为什么汤王会将这段铭文刻在浴盆上呢?或许他想表达的就是,正如洗净身体上的污垢一样,我们也应当净化心灵的污秽,保持内外的清新。
“作新民”这一概念,实际上是在鼓励大家不断自我完善,提升自己。若身边有让自己不悦之人,或自己感到不满之处,最好的办法便是进行反思,并力求做到日新月异。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周朝能改变其命运,关键就在于其能革新自身的道德风尚。周文王能以修德为己任,修身齐家,才有能力引领百姓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这个词汇有时被用作贬义,然而其真正含义是在讲:一个人应尽其全力,投入自己所有的心力与资源,去追求至善之境。它同时意味着,这种进步与更新是没有终点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从古代的浴盆铭文到现代的书桌刻字,我们的生活虽然日复一日,然而在这信息化的时代,许多人是否还在思考自我更新呢?今天盐放多了,明天少放一点;今天起晚了,明天早点起床;今天忙碌工作没时间阅读,明天一定要抽空读书。每天的细小变化,其实就是自新的过程。它类似于如今所说的“复盘”:每天问自己,今天有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