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

2025-04-1507:00:48创业资讯2

我恢复了原本的状态,情绪平静,不悲不喜,不怒不亢。时而开心,时而有些迷茫,但脸上的笑容虽减少,始终保持着温柔。

我们对自我、他人及世界的认知,源自外界给予的反馈以及自身对外界信息的接收程度。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我们学会了站在他人的角度审视自己,判断自己的行为,理解角色的扮演。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与了解,这种认识是通过社会互动中得来的,他人对自我的评价成为了一面镜子,我们透过这面镜子观察、把握自己,形成“社会我”。这就是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我们的内心会经历三个阶段:想象他人如何认识自己;想象他人如何评价自己;自我对这些想象产生的情感反应。米德的“自我”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自我并非天生具备,而是通过与他人互动逐渐发展而来。自我包括主我和客我两个方面。主我是个人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行为和反应,客我则是他人的社会评价和期待。

在遇到事情时,我们并不会立即做出决定,而是会通过已有的行为和社会经验来思考。在困难面前,当既有的行为难以判断时,我们会出现迟疑和反应停滞的状态,这时自我反思就会出现。俗称为内省事思考。人之所以做出这一连串的反应,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在这个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当目的相同且一致时,这个就能和谐地实现目标,构建和谐的关系网。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感染是无意识的,但也可能会出现负面现象,如集合行为。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