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临,我家客厅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父子辩论赛”。儿子抱着平板电脑,理直气壮地向我阐述:“我在家通过手机就能听课,何必冒着严寒去补习班?”我手着辅导机构的宣传单,不禁感慨:这届孩子的学习方式,确实与我们当年截然不同。
网课仿佛自助大餐,适合寻找个性化的学习节奏。凌晨两点还在补作业的勤奋者,早晨八点准时上课的早起鸟,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我看到儿子在啃西瓜的同时记笔记,也撞见他在观看搞笑视频时笑到打嗝。他也能巧妙运用“分屏生存术”,一边开着数学直播课,一边刷着漫画。
补习班则更像旋转寿司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坐在空室里,手机自动进入飞行模式,周围是努力的学习氛围。前桌的学霸们仿佛卷王附身,后排传来的翻书声比闹钟更能提神醒脑。在这里,儿子与同学们争论“圆锥曲线究竟有多少种解法”,那种较真劲儿远比在家对着空气讨论要生动得多。
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千秋。网课便捷性让儿子能够自由安排学习时间,而补习班的互动氛围则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上周,儿子在家上网课时,老师远程指导他解决了困扰三天的物理难题。而去补习班时,现场观看老师演示的化学实验让他身临其境。现在,我与儿子达成共识:自律模式选网课,寻求氛围则去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