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价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拥有非正式评价和正式评价两种主要形式。这两种评价方式各具特色,但在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非正式评价以其无目的、无、无系统的特点,关注于学生个体的表现,具有评价对象规模较小、实施成本较低的特点。这种评价方式带有很强的个体性、经验性与主观性,注重在日常学习与交往活动中的即时反馈,以便及时指导学生修正方向,促进个人成长。非正式评价在实践中有时会出现功能发挥的错位与扭曲,过于强调鉴别与选拔,忽视了其应有的育人作用。情绪化与冷漠化的评价行为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与非正式评价不同,正式评价则是一种有目的、有、有系统的评价方式。它主要针对学生,具有评价方案与统一标准。其规模较大,实施成本较高,旨在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评价方式在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过于强调成绩和表现的划分,容易让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丧失自尊心、自信心等宝贵品质。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解决学生的认知发展问题外,还需要关注认知自信、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这些品质的形成不仅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评价的方式密切相关。无论是正式评价还是非正式评价,都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