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尽的帝王曾坐拥江山。但大多数帝王并没有显著的功绩,他们的作为既不能称为出色也不能算是糟糕,真正的之君实为寥寥无几。
历史上虽有少数暴君留下了骂名,但提到令人唾弃的君主时,我们常想到的是臭名昭著的商纣王。他是暴君的代名词,数千年来一直被当作反面教材被反复提及。
关于商纣王,最为人们熟知的典故莫过于“比干挖心”和“酒池肉林”。比干作为纣王的叔父,面对纣王的之行实在看不过眼,屡次直言进谏却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其中最为恶劣的是“酒池肉林”。据史载,纣王以美酒满池、以肉悬于树林之间,常在深夜的欢愉中痛饮。这是一个极尽奢靡之象:成群的酒池与如温泉般用以浸泡身体的泡澡池一般大小的酒池。每一处枝头上都挂着香飘四溢的烤肉。
纣王与妃子们在这醉生梦死的场景中嬉戏,整夜狂欢。他们渴了便饮池中酒,饿了便在树上撕肉。如今看来,这种场景令人不忍直视。
关于“酒池肉林”的真实性,历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纣王的种种恶行被后世夸大其词了。《论语》中也提到:纣王的不善之处并不至于如此严重。这或许是对纣王的早期辩解。
而当我们讨论纣王时,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如果“酒池肉林”真的存在,那么纣王当时享用的究竟是什么肉和酒呢?
关于酒池肉林的肉,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史载当时是男女在其中追逐嬉戏的场景,因此有人认为“肉”指的是。但另一说法则更倾向于肉是指食用的肉类。当时纣王主要依赖和人工养殖来获取肉类,打猎主要是获得鹿肉,而人工饲养的动物则包括了当时所谓的“六畜”,即猪狗马羊鸡牛等六种家畜,所以“悬肉为林”中的肉类种类应是相当丰富多样的。
至于酒的种类则较为单一,主要产自于自然发酵的果酒。由于当时还没有出现使用粮食为原料的蒸馏酒,人们常将各种果实放在一起自然发酵来酿造酒品,这样的方法导致酒的产量不高且品质不优。但为了满足王室的豪奢之宴,“酒池”这个用来大量存储发酵果酒的大池子自然也变得必要起来。这样的场面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可谓是宏大壮观了。
所以综合来看,“酒池肉林”这样的记载应该有一定的真实性基础。虽然某些情节可能被后世所夸大处理过,但它们的确描绘了古代者生活中的奢华与浪费之象。这样的记载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虽然难以想象但确实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在看待这样的历史时我们也应有所反思和借鉴不要让过去的悲剧重演于今日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