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书笔记
阅读内容的概述与感受:重拾旧梦,再度翻阅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此书早已脍炙人口,尽管我上学时期曾有接触,但记忆中的内容已然模糊不清。偶然间在书单中看到联大时期的沈从文,便决定再次踏入他的文学世界。记得在张家界的凤凰古镇留下过足迹,那里的吊脚楼与小城的景致,在书中得到了生动的再现,我仿佛能看见那一个个鲜明的画面。
在渡口,一对爷孙守候在那里,孙女翠翠的父母虽已离世,但她在爷爷的陪伴下生活得十分快乐。他们悠然自得地在青山绿水间歌唱、摆渡,白塔下的小憩是如此的宁静。书中对这一场景的描绘,真的是出类拔萃。随着爷爷年纪的增长,他开始为翠翠的婚事操心。镇上的两个兄弟都对翠翠情有独钟,他们以山歌来表达情感。而翠翠的心更偏向于弟弟。
接下来的情节让人不禁为翠翠捏了一把冷汗。哥哥因外出不幸淹死,弟弟与家人对爷爷产生了怨气,最终也没有娶走翠翠。爷爷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离世。在小镇淳朴的乡亲们的帮助下,翠翠办完了爷爷的后事,并一直等待着弟弟的归来。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担心翠翠会遭遇不幸,但故事的结局虽然带着一丝凄然,却也算不上悲剧。它像是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年轻的翠翠仍然拥有她的人生。
书中感悟:我深感作者对于景色的描写是那么的美妙。作为一个走过许多地方的人,我仍然无法写出那样美丽的文字。书中摘录的笔记中,作者对于小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忧患、对于生命的坚持与追求的朴实叙述,让我深感震撼。我想,这不仅仅是对于过去的一种怀念,更是对于现在社会变动的一种关心与思考。而对于那些为复兴大业默默付出的人们,这本书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一丝幽情、一次苦笑或是一个噩梦,但同时也可能给予他们勇气与信心。
书中细节描绘:当次子傩送年仅十二岁时,他便能轻松捉到鸭子。他的父亲看着儿子的表现,幽默地解嘲说不再下水捉鸭。但当涉及到救人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挺身而出。当地的人们深信,帮助别人远离患难是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书中的二老与祖父的对话,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待。而祖父与翠翠的互动,则流露出对生活的坚韧与对土地的热爱。夜晚的山林、月光下的篁竹、草丛中的虫鸣和那突然鸣唱的草莺,都为这个故事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重读《边城》,我深感作者的文字魅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历史的思考与感悟。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期待着书中的后续故事,也期待着那个时代的更多故事被揭示出来。我也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