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探索育儿之道
收到一则留言,是一位即将面临孩子高三生活的家长的倾诉:“孩子即将踏入高三,近来情绪波动较大,显得十分低沉,我们感到十分焦虑,不知该如何是好!”
感谢你的留言,许多父母往往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才感到焦急,而之前并未采取任何沟通措施。实际上,当我们目睹孩子们的痛苦状态时,我们应该反思家庭教育的本质问题。
当孩子出现低落情绪时,特别是距离开学仅有两周之际,父母首先需保持冷静。告诉孩子不必紧张,这是许多高三生都会面临的心理困扰。有一个心理学名词叫“心理高原期”,就像攀登山坡到达一定高度时的感受。在高三这一年里,孩子出现“心理高原期”是正常现象,父母应消除孩子的心理负担,让他们知道每个经历“心理高原”的学生只是时间早晚和程度轻重不同而已,早出现并非坏事。
了解“心理高原期”的特点至关重要。这是指人的大脑和身体到达接近极限时产生的近乎窒息的感觉,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失眠、记忆力下降、厌学等。在高三学生中,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在某个阶段出现类似状况。尽管孩子们依然努力,但成绩可能不见提高甚至退步。许多学生为此感到困扰,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父母应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一难关呢?建议父母营造一个无焦虑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到更有安全感。
在“心理高原期”中,孩子可能情绪低落、不愿与父母交流。这实际上是他们内心的焦虑和恐惧。高三学生接近成年人,他们不希望表现出恐惧,于是选择封闭自己。他们并非不愿交流,而是担心说出真心话后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接受,甚至遭到批评。有些孩子仅仅抱怨几句“高三生活太累了,真不想学了”,就会遭到父母的严厉批评,最后被要求“要好好学习,要对得起我们的付出!”这样的回应让孩子不愿再与父母交流。
面对孩子的情绪,父母需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应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而是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并在情感和行动上给予孩子鼓励和关心。例如,与孩子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电影、体育运动等,帮助孩子放松紧绷的;在孩子复习累了的时候,为其肩颈后背,给予深深的拥抱;在假期里每天与孩子散步、打球(选择孩子喜欢的运动),这样既能增进感情又能缓解消极情绪。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措施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是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湾,父母始终默默支持并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对孩子是一个极好的示范。若父母也愁眉苦脸、不断吐槽,将对孩子造成很大的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