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简短励志故事

2025-04-1908:27:10创业资讯2

众所周知,铁路作为发展的命脉,承载着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与战略价值。昔日东北王张作霖曾言,掌握铁路者方能掌握东北的命脉,由此便可窥见铁路对于一个的重要性。

在清实行闭关锁国的那段时期,清朝的经济进展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西方发达。尽管自1875年起,英国在上海建设了我国的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至民国初年,我国境内铁路总里程已超过九千九百公里,但这些铁路大多由修建,清朝并未掌握铁路的管辖权。简而言之,这些铁路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瓜分而建的。

与此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几乎停滞不前,尚未有自主建设的铁路。这一局面直到一位杰出人才的归来才得以改变,他就是詹天佑。

詹天佑生于广东一个普通家庭,因广东为当年的通商口岸之一,他自小便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并深刻认识到了旧与西方的差距。这些经历在詹天佑心中埋下了报效祖国的种子。

詹天佑自幼对机械情有独钟,对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毫无兴趣,反而对结构精巧的钟表仪器爱不释手。他在这个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这一切都被谭伯村看在眼里。他十分欣赏詹天佑的能力,于是决定出资送他赴美留学,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于是,詹天佑怀揣着报效的志向,远赴重洋,前往深造于耶鲁大学。学成归来后,他立即投身于的建设事业中。

一百年前的仍处在清王朝的之下,交通落后,资源运送困难,且受到各国的。试图通过控制铁路来永久性地控制。当时英俄两国都希望独占京张铁路的修筑权。

一旦这些获得京张铁路的修筑权,便能打通华北和西北地区,将这两块区域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但在争论不休后,清决定抓住时机,自行修建铁路。

这一决定虽面临外国人的质疑,但他们并不相信清能在地形复杂的地方修建铁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被认为世界性难题的工程竟然被当时的詹天佑解决了。

詹天佑在留学期间主修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在面对京张铁路的修建时,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尽管从技术角度看,连西方都不敢轻易尝试这项工程,但他仍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即使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开工后不久詹天佑便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当时清提供的资金仅有五百万两白银,远远低于修建预算。但这已经是清竭尽所能了,占到了当年国库收入的一成。在筹金后,詹天佑又面临着地形的挑战。

京张铁路沿线有许多高山,修建难度极大。但詹天佑并未放弃,他开创性地提出了许多新的修建方法,“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便是其中之举,这些方法了中外。最终,在詹天佑的带领下,团队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还提前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建,用实力回应了外国人的质疑。

如今,京张铁路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这条为我国赢回尊严的铁路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铁路两旁的花木使得这里成为了春天时节的绝美花海,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