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汉服之构造
此乃一件汉服,其上称之为襟,故名胸襟。其下称之为裾,故名裙裾。二人虽未曾相识,却因各自娶了同一家之姐妹而产生了关联。尽管两袖并不相接,却因同属一襟而得以相连,故有连襟之说法。若下摆为直线环绕,则形成直裾;若下摆为曲线环绕,则形成曲裾。
有襟有裾,便是符合规范的汉服装束。若缺乏相关知识而不懂礼仪,就如同牛马穿着人衣,故有“牛马襟裾”之说。两袖宽大且宽于衣身,行走时轻盈飘逸,犹如衣袂飘飘。当两位手拉手上台表演时,衣袖相连,于是有了“联袂献艺”的描述。凡衣物之开口处皆有镶边,称为缘,因此有边缘之说。袖子的宽度决定了缘的宽度,这似乎是一种宿定的缘分。
反过来,缘的宽度由袖子的宽度决定,这便是缘由所在。正如我们无法全面观察山的全貌,是因为身在山中,故有“未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的感慨。襟部分前后襟,前襟搭接之处称为衽。人习惯右衽,与之相反的则不束发而披发左衽。衽之边缘称为衿,年轻人常以青色为主,因此有“青青子衿”之说。衣物中间的部分称其为带,故前襟的松开称为“宽衣”。
曲裾的造型需要宽大的腰带进行固定,故称大带。贵族阶层常以皮革制成腰带,因此有了“革带”之称。若在革带外再系上大带,并露出一部分称为绅的部分,这是士大夫常用的装束,因此有了“士绅”之说。若一个人的品行与这身装束相得益彰,那么便可称之为“绅士”。像这种上下裁剪均匀的深色服装被称为深衣。若上下分裁,将下摆裁短并仅留上部分,则称为上衣;而下摆则称为裳,于是便有了“衣裳”之说法。
希望您能喜欢这些关于汉服结构的知识。如需更多详细解读和探索汉服之美,欢迎点赞收藏本篇内容并关注我们下期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