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校择业时应该如何思考呢?常有人询问张老师对此的秘诀。无论是面对高考还是考研,张老师及他的团队始终坚守一个原则:“以终为始”。简而言之,就是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再据此推算出适合的学校和专业。这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能力范围内做出最佳选择。
有些同学的目标清晰明确,比如:“老师,我想成为一名医生!”或“老师,我期望成为教育工作者!”但也有不少同学尚感迷茫,对未来职业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是很常见的,因为社会上有许多我们不了解甚至未曾见过的职业,也许最适合我们的职业还尚待我们去发现。
那么,我们究竟有哪些职业呢?这些职业信息又该如何查询呢?别担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早已为我们准备了宝贵的《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这部书籍由众多专家编撰,2022年刚刚修订了第三版并公开发布。今天,张老师就带大家一同来探索这部《大典》的奥秘。
该《大典》在劳动力需求预测和规划、就业人口结构的统计与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1999年我国第一部职业分类大典的颁布以来,其内容经过多次修订与完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大典》的更新更显重要。
特别是在数字经济的崛起下,我国经济正在快速迈向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及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新的职业与工种不断涌现。为了适应当前职业领域的新变化,2022年版的《大典》应运而生。
《大典》将我国的所有职业按照大类、中类、小类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总计涵盖了1639个职业。其中,大类和中类的目录已经列出。值得一提的是,这版《大典》特别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到了总职业数的6%。这些数字职业代表了我国职业分类的重大创新,它们是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视角综合论证得出的。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正在迅速扩大。数字产业的发展及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变革使得数字经济成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催生了众多数字职业,使数字领域的从业人员逐渐壮大,成为驱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那么这些数字职业具体是哪些呢?它们涉及到了哪些领域呢?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数字职业不仅涵盖了工程技术人员、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等,还涉及到文学艺术、体育、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它们也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农、林、牧、渔业等多个领域。这充分展示了数字职业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广泛影响和深入渗透。
作为记录我国所有职业分类的《大典》,它不仅为部门的宏观预测、调控和管理提供了指导,对于个人而言,也可以通过研究我国职业分类的变化、新兴职业的诞生等来洞察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探究其背后的经济社会问题。
对于正在求学的学子们而言,选择专业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更要考虑社会的发展大势。选定专业后,接下来便是考虑进入哪个行业,这也是职业生涯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正如一句俗话所说:“风来了,猪都能飞。”在数字职业的浪潮中,虽然各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可能相差不多,但其所处的行业却各不相同。如何选择便成了一个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