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歌词,满载着生活的与感悟:
“有些往事或许淡忘,
那段情缘却深深烙印心上;
有的歌曲或许不再唱起,
那动听的旋律却回响在耳旁。”
生活有时如行进在雾中的山径,
充满了几分神秘与惊喜;
几经曲折与回转,
仿佛置身于水复山重的迷宫,
却又在不经意间,听到那沁人心脾的旋律,令人终生难忘。
这般的感触,仿佛诗仙李白所描绘的境界。他将这种情感融入了他的诗篇之中。
当诗仙遇到高僧,便有了下面这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在公元753年的安徽宣城,享誉天下的诗仙李白已经五十二岁了。身处异乡,半生漂泊的他,在那一天心中满载着欢喜与感动。
因为在那一天,独在异乡的李白,与来自四川峨眉山的高僧濬不期而遇。高僧怀抱着珍贵的绿绮琴,这份意外的邂逅,让他们的心灵得以相交。
诗仙与高僧,同样来自四川,自然惺惺相惜。他们面对着高洁的峨眉山月,都怀有深深的情感。
高人之间的交流,简单而真挚,简约却悠长。高僧无所有,唯有琴可以表达他的心意。于是,他抚琴以表诚意。
于是,诗仙端坐,高僧抚琴。那琴声如万壑松风,从琴弦上清越发出,淙淙流淌于指尖,袅袅回荡在耳旁。诗仙的心灵在琴声的清流中得到了洗涤,烦恼与俗情都一扫而空。
客尘净尽,心境宛然。心无外物,境我两忘。仿佛是钟子期与俞伯牙穿越时空的重逢,知音之间,琴声足矣。
当琴弦的音律消逝,余音却犹在耳旁袅袅不绝。与那远处的霜钟清音汇为一体,绕在耳畔、萦于心间。人们心醉、境也醉。
四方的天地消失不见;过去现在未来皆成虚幻;这里便是全部的世界、世界的全部。在不知不觉中,碧绿的青山融入了暮色;明丽的秋云渐渐暗淡了。
在时空的长卷中,诗仙与高僧默默相对而坐;他们相伴的唯有那沉默的古琴。客人的心灵如流水般被洗涤;余音则随着霜钟而入。不知不觉中,青山已染上暮色;秋云也暗淡了几重。
于是诗仙李白心中激荡不已;提笔创作了《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直到如今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诗仙与高僧的相遇仍被世人传颂;他们动人的奇遇美谈依然鲜活而感人;那悠悠的客心、淙淙的流水、皎皎的明月、声声的霜钟、绵绵的碧山、淡淡的秋云;都历历在目、萦绕在耳边。
那如万壑松风的琴声仿佛仍在天地间回荡;一切仿佛就是现在又仿佛飘渺虚无。想起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偈子《金刚经》中的句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春梦无痕秋月有霜;生命中的行走本无可得;但生命不可辜负。”
当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后踏实前行、真诚以待;只要我们能安住当下不念过去也不惧未来我们便不会失去过去也不会错过未来。这便是生活的真谛也是我们应当持有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