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的佳日
七夕佳节
今日我为大家揭晓——
开个玩笑~
今日我要与大家共话七夕。
这个被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已深入人心。
如今提到七夕,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鹊桥相会、情侣定情、共赏星辰的浪漫情景......
但实际上,七夕节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那么,“七夕节”究竟是何含义呢?
简述七夕节
(牛郎织女重逢的日子)
英文名称:Double Seven Festival
别称:乞巧节、七巧日等
节日时间: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
流行地区:及东亚各国
节日起源:源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节日活动与意义:祈福、祭拜织女、品尝巧果、染指甲、结扎巧姑、种生求子等。此节日也代表着古代的女神节。
其发源地正是我们的。关于七夕的习俗,你知道多少呢?
穿针乞巧是早期的传统方式。从汉始,尤其是在南朝时期,这一习俗逐渐盛行。据说在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在月下穿针,谁先穿过去就代表“得巧”。也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如瓜果织网、水面针影等。
七夕的中午,还有将针投入水面的习俗,观察针影的形状来预测巧拙。而用纸板或木板种植绿豆、小豆的习俗在南方被称为“泡巧”。当豆芽长出后,抛在水面上乞求巧意。
而谈及美食,七夕的巧果(乞巧果子)款式繁多,多数以油、面、糖、蜜制成。特别是将糖浆与面粉、芝麻混合后制成的梭形巧果胚,油炸至金黄后更是美味可口。
除此之外,祭拜魁星也是这一天的特殊活动。魁星主文运,故求取功名的读书人都会在这一天祭拜魁星,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而少女和们则会“拜织女”,她们在月光下摆设祭品,默念心事,祈求美丽、姻缘或早生贵子等。
而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七夕的习俗各地有所不同。比如在广西西部,人们相信仙女会在七月七日晨下凡洗澡,喝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人们会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珍藏起来日后使用。
听上去不可思议的习俗是否让你感到新奇?无论怎样,都祝愿大家七夕快乐!
hehehe~~~祝大家七夕节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