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纲要】
一、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掌握课文的核心内容,理解女娲是如何一步步创造人类的。
2. 领会本篇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色。
3. 认识“娲、藤”等生字。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详述女娲如何一步一步地创造出人类。
三、教学难点
体验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理解古人对生命起源的丰富想象。
四、教学准备
准备女娲神话的相关故事,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 交流话题:同学们,关于“人类从何而来”的话题,你们听过哪些说法?比如伊甸园说、女娲造人说等等。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女娲造人的经典神话故事,看看我国古代人们对于人类诞生的看法。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了解吗?)
3. 全班齐声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自主阅读课文,用笔划出生字词,并自行注音。包括揉、荒凉、寂寞、莽莽、蓬勃等词语的发音。理解文中的成语如“神通广大”、“灵机一动”、“眉开眼笑”等。
2. 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女娲为何要创造人类?女娲是如何创造人类的?女娲造出的人是怎样的?女娲具有怎样的品质?
3. 指名读课文,确保读音准确、流利。对于较长的课文,可多找几个学生来读,注意读后的评价与反馈。
4.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本篇神话故事讲述了女娲用黄泥捏出人类,并让人类自我繁衍的故事,体现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价值。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 再读课文,理解并分析课文的叙述顺序:从天地无人到黄泥捏人,再到创造许多人,最后是男女分治,人类得以延续。
2. 讨论女娲如何一步步创造出人类的过程,鼓励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
3. 分析女娲这个神祇的形象,她有哪些特点和精神?她聪明、有智慧、工作勤奋、考虑周全且具有人的情感。她也是神通广大的大神。
4. 体会本篇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思考古人为什么会这样想象。同时展开想象,如果你是远古时代的大神,你会如何造人?能否提出比女娲更神奇的造人方法?
四、交受
学完本课,你对“人”及“生命”有何看法?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五、总结课文
女娲作为最古老的始祖母神,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不仅创造了人类,还补天救世。本文详细描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展现了人类起源的神奇和神秘。通过学习本篇课文,我们对于生命的诞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生命的诞生是神奇而美丽的,我们应该珍惜并感恩生命的存在。我们也要学习女娲的精神品质,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编写一段女娲和她造的第一个孩子的对话。要求语言生动、情感真挚。
七、板书设计:天地无人——黄泥捏人——繁衍后代——生命之始祖——感悟生命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