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医师黄亚博指出,中医理论认为,夏季是暑邪盛行的时期,大暑节气正值盛夏,酷热难耐,容易耗损的气津,因此民间有“暑天易感虚弱”的说法。在这样的时候,清热解暑与益气养阴应同时进行。
对于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虚弱的人群,黄亚博特别提醒,由于闷热天气中空气湿度高、含氧量低,他们更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他建议这部分人群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日晒强烈的高温时段。若需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以防止中暑等情况的发生。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黄亚博进一步解释说,夏季是腹泻等常见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主要是由于贪图凉快、过度摄入冷食导致的脾阳受损,以及暑湿过重、外邪侵袭等因素引起的脾胃虚寒。他强调了养护脾胃的重要性。
在饮食方面,黄亚博建议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新鲜的鱼虾、鸡肉、鸭肉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他推荐了绿豆、莲子、冬瓜、丝瓜等清热解暑的食物。晚上可食用易于消化吸收的粥品,如小米南瓜绿豆粥、银耳莲子粥等。他还提到了使用生姜、陈皮等有助于调整脾胃功能的食材。刺激性、难消化的以及生冷食物应尽量少吃。
夏天是大自然的阳气旺盛之时,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此时也是阳气充盈的时节。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心为阳中之太阳,与夏气相通。”黄亚博指出:“夏季是养心的良好时机。”
发布会上,黄亚博详细介绍了“养心”的穴位——神门穴。他解释说:“此穴位位于手腕部,具体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的凹陷处,即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轻轻掐揉此穴位,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特别是在夜间睡前,左右手的神门穴10至20次,有助于更好的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