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之声报社2023年教师节特辑(记者 薛晓强)
题记:感恩教师,启迪人生——刘潇的之路
编者按: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以笔墨为敬,向全省辛勤耕耘的62万名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这神圣的职业中,他们不仅传播知识、文明,更在塑造灵魂、生命。今天,我们将从学生、教师、记者的视角,带您领略几位老师兢兢业业、为国育人的风采。
“今天是第XXX个教师节。回首过去,我已身为人师27载。”9月11日,西安一家教育机构的数学老师刘潇在接受采访时深情地说。
“与公众眼中的学霸不同,我的成长经历从差生到优等生的蜕变。”刘潇深情地回忆道。在这个过程中,三位重要人物——两位老师和母亲,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潇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小学到初中,他并未担任过班,也很少获得奖状和老师的夸奖。他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常常在及格线边缘徘徊,英语成绩更是屡屡低分。在他初中生涯的第二学期,一位新的英语老师兼班的到来,改变了班上的学习风气,也改变了刘潇的命运。
这位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们每天必须在学校完成当天所学的单词和句型的背诵默写才能回家。在她的努力下,仅仅半学期,他们班的英语成绩就跃升为年级第一。尽管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刘潇的成绩并未立即提升,但老师并未放弃他,而是持续地给予他支持和鼓励。渐渐地,刘潇心中萌发了积极学习的正能量。
一次期中考试中,刘潇的数学成绩仅得29分,这让他深感挫败。一次深夜的谈话让他重新找回了对学习的热情。他的母亲曾因病未能完成学业,这件事成了他心中的驱动力。从那以后,刘潇开始废寝忘食地学习,他的成绩逐渐提升,最终从差生变成了优等生。
初三时,刘潇因帮助父母干农活而错过了报到时间。他的班虽然起初严厉地拒绝他进教室,但在了解实际情况后向他道歉。的张弛有度、奖罚分明的管理方式让刘潇深受感动。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生活。他总是为需要的学生倒上开水,对于不守纪律的学生则严厉批评。这种管理方式让班级纪律严明、互助友爱。
在讲台上站了27年的刘潇经常反思教育和人生。他认为,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关于成绩,老师的职责也不仅仅是学生做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内在的上进动力。他也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们:人活着,要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知道感恩的人。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
“我站在这里,不仅是一名老师,更是一名学生。”刘潇说,“我一直在学习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如何更好地传递知识、传递爱。”这正是他作为一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信息采集:薛晓强 审核:刁巧燕)
分享本页:扫一扫分享至社交平台 感受教师的崇高与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