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工区观察记录与分析

2025-04-2812:36:22创业资讯0

活动目的:

1. 启发幼儿通过绘画表达对街道景象的独特理解与感受。

2. 激发幼儿对街道整体布局的好奇心,并培养其对建构大街场景的兴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重点:幼儿能够运用绘画方式展现自己对街道的认识。

难点:幼儿学习初步的构图意识,合理布置街道及建筑物的位置。

活动准备:

1. 准备《儿童的美游之旅》书籍,供幼儿了解出游时的所见所闻。

2. 准备《儿童的美工手册》及绘画工具,包括油画棒、图画纸、剪刀和记号笔等。

3. 现场拍摄的大街照片,以便幼儿参考和交流对大街的认知和感受。

活动过程:

一、集体交流,讨论大街的景象。

提问:你在逛街时,都看到了哪些景象?你最喜欢大街的哪个地方?你还见过哪些不同风格的大街?人们在街上都在做什么?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并分享对大街的认知和感受,同时展示现场拍摄的大街照片,激发幼儿的讨论热情。)

二、翻阅图书,欣赏街景。

使用《儿童的美游之旅》书籍,与幼儿一起欣赏并讨论书中描绘的各种街景,包括街道的布局、建筑物的风格、人们的活动等。

三、指导绘画,表达对大街的理解。

1. 观察《儿童的美工手册》中的街景范例,引导幼儿联系实际生活,构思画面内容。

2. 启发幼儿思考大街上应该有哪些元素,如商店、车辆、行人等。鼓励幼儿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并注意画出物体和人物的细节。

3.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幼儿对画面的分割和构图,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作品展示与交流。

幼儿完成绘画后,将作品展示出来,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画面内容。

五、作品整合,形成大街全景。

教师指导幼儿将绘画作品中的内容剪贴下来,粘贴在墙面上,形成一幅完整的大街全景。这个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手工能力,还能增强其对大街整体布局的理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表达对大街的认知和感受,同时培养其构图意识和手工能力。在活动中,教师观察到部分孩子对独立作画的自信不足,需要教师在后续教育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本次活动的构图难度对于中班普遍孩子来说确实有一定挑战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幼儿的构图能力。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