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探访临夏,跨越三十余载。回溯1986年夏的旧梦,我和文友曾为刘家峡水库之景与炳灵寺石刻之韵而游。而2019年初冬,再度踏足临夏,却意外被城内八坊十三巷的魅力所吸引。
临夏,古名河州,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东依洮河,北接黄河。此地曾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连接青海、张掖、于阗等地。自唐朝始,西部使者与商贾常经此地通往中原。于是,南关厢、前河沿等地逐渐形成了八个教坊的围寺而居的景象,后被称为八坊街。加上十巷子,这里便形成了独特的八坊十三巷。虽然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宽窄巷与之相似,但临夏的八坊十三巷在文化底蕴与特性上有着显著差异,它的个性鲜明,得益于其特殊的地域与融合。
八坊十三巷的起源可追溯至唐代,宋元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海路逐渐兴起后,陆路虽稍显衰落,但这里曾经的繁华依然可见一斑。中亚、西域的货物在此集结交易,茶、盐、牛羊、皮毛等各类商品交易繁盛,呈现出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然而随着岁月流逝与环境的变迁,这一自然形成的街区在历史长河中渐渐被新城区所超越。前些年这里曾是“城中村”,居民中有近半数为低保户。然而在以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下,当地积极推动贫困人口脱贫,对八坊十三巷进行了全面改造。
临夏根据八坊十三巷的历史文化特点,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他们秉持着保护和开发当地历史文化景观与生活风情的理念,将这片区域改造成集民居、历史、人文、民俗、饮食、旅游为一体的古街巷——八坊十三巷。
如今,这里焕发出新的光彩,古市新姿令人陶醉。它如同一座文化广场,每一条巷子都别具一格,如盖碗茶广场、婚俗文化巷、河州溯源巷等。漫步其中,建筑、景观小品、门面装饰等无不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这里保留了生活的质朴自然与温暖气息,让人感到放松与惬意。
八坊十三巷如今已成为临夏乃至甘肃的一处知名景点。我们多次在此漫步于白天与夜晚之间。无论是墙上的砖雕还是房屋栏杆上的木雕作品都展现了日常生活的真实与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同时这里也展示了各种服饰和手工艺商品使人们感受到平和与惬意。
我们在名为“回味·家”的民居餐馆享用了一顿美食用简单的食材如土豆、玉米和羊肉制作出了美味佳肴。我们还遇见一位名叫马炳山的居民他告诉我们他曾在上海经营拉面馆多年如今回到家乡投身于家乡的餐饮事业中。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八坊十三巷从一个“城中村”蜕变成了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景区帮助许多居民摆脱了贫困实现了事业的发展这种以民为本在城市旧城改造过程中的创新务实之举令人敬佩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