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场科技盛宴,预奏曲已经拉开序幕——在正式揭晓新机群英荟萃之前,我们迎来了Redmi数字系列的新品——Redmi 8和8A。虽然官方只向我们展示了它们的后盖渲染图,以及一些特色如5000mAh大电池和18W快速充电技术,但在那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之前的经典之作。
提到Redmi,人们总会想起其前身——红米。众所周知,红米1不仅开启了千元机市场的竞争,还是在MT6589系列平台上的一次重要尝试。尽管不是首款在这个平台上亮相的千元机,但它的影响力和地位不容小觑,与后来的荣耀3C并驾齐驱。
随着联发科推出新的技术平台以及4络的广泛普及,Redmi 1s顺势而为,完成了升级换代。其硬件配置得到了显著提升,从原先的MT6589T过渡到MT6582,并且加入了MT6290基带以支持4络。
记得在2015年初,红米系列再次更新,推出了红米2。此时的高通已经应用了ARMv8指令集技术,所以红米也随即转型至骁龙410系列,同时还带来了全贴合屏幕技术的进步。后来小米推出更实惠的2A版,选择了松果科技的L1860C平台。然而由于性能方面的原因,后续的2A增强版又回到了骁龙410。
一年后,小米带来了新的力作——红米3。这款产品凭借其搭载的骁龙650处理器和金属机身,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作为Redmi家族的后续产品,红米3的硬件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配备了骁龙616芯片。尽管这款芯片在口碑上存在争议,但其定价的吸引力却不可忽视。
随后出现的红米4堪称一代经典。虽然普通版使用的是骁龙430处理器,但它的全金属机身设计却让它与当时的旗舰机型不相上下。而高配版更是采用了神U骁龙625,并且首次使用了FHD级别的屏幕。这款产品无疑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
当时间的车轮滚至后续的红米系列——红米5及其衍生产品时,它已经成为小米旗下首款采用18:9圆角全面屏技术的产品之一。其中Plus版更是提供了FHD面板、1.25μm主摄像头和骁龙625处理器等出色配置。
在低端机型中,核心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红米6采用了联发科P22处理器和720p分辨率的屏幕配置,这显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而后的红米6 Pro则更像是刘海屏版的红米5 Plus的延续。
随着Redmi品牌的独立发展,第七代产品Redmi 7紧随其后发布。虽然它作为Note系列的小弟角色存在,但它的表现也相当出色。然而与Redmi Note 7 Pro相比,Redmi 7并未推出增强版,其定位止步于720p的百元机市场。
纵观Redmi(或称红米)系列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其基本市场定位是百元机市场,以搭载骁龙4系或6系处理器和720p分辨率屏幕为主打配置。而当Note系列价格上浮时,Redmi系列则会推出增强版来填补近千元的空缺。在Redmi Note 8已经亮相的背景下,即将发布的Redmi 8系列在硬件配置上或许没有太大的突破空间。此前透露的超大电池容量和快速充电技术无疑是它最核心的卖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