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世界中,日产蓝鸟的轿车系列曾经被寄予了极高的期待。其新颖的设计理念和独特的名称——蓝鸟,在汽车市场上无疑为日产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2016年,新款的蓝鸟似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其销量惨淡,甚至不及轩逸的零头,其中11月份的销量数据仅有181台。称其为日产旗下最受挫败的车型也并不为过。尽管如此,日产公司仍坚持每年更新蓝鸟,似乎不愿放弃这款车型。
在21世纪初,蓝鸟便在开始生产,并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合理的定价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当时,它被定位为与雅阁、佳美等中级车相竞争的车型。在2006年换代时,蓝鸟更名为轩逸,这也意味着今天我们所见的轩逸实为当初蓝鸟的延续。而2016年推出的新型蓝鸟,是日产为了追求创新和拓宽产品线而推出的一款新车型,它试图借助消费者的怀旧情怀来打造另一款畅销车型。
新蓝鸟并未遵循过去的中庸大气的设计理念。相反,它以年轻人为主要目标,注重运动和时尚的设计元素。由于市场上大多数消费者对蓝鸟的印象仍停留在2006年之前的车型上,新车型的独特造型和不够贴近民生的理念很快便遭到了市场的冷遇。
撇开外观这一有争议的元素,新蓝鸟在尺寸上也未能形成同级别的竞争优势。其长宽高分别为4683mm、1780mm、1465mm,轴距为2700mm。与轩逸相比,虽然差距不大,但新蓝鸟过于独特的尾部设计却让后排乘客的舒适度大打折扣。无论是头部空间的限制还是减小的车窗面积,都让人感到压抑。对于家庭用车而言,新蓝鸟的产品力明显落后于轩逸。
新蓝鸟在配置方面也存在严重减配问题。入门级和中配车型安全气囊数量不足尚可理解,但ESP、前后驻车雷达、倒车影像、中控屏幕、自动空调等配置的缺失,使其在各个方面都明显落后于轩逸。这也表明了新蓝鸟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在动力方面,新蓝鸟虽然拥有激进的外表,但其内核却依然是一颗较弱的HR16发动机。对于日产来说,为这款发动机增加涡轮似乎是一个难题。既然主打运动,就应该配备能够跑得动的动力系统。新蓝鸟在市场上的存在却显得尴尬。相比之下,其他汽车制造商如本田在区分动力配置和消费人群的还能以精准的定价策略取得市场优势。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蓝鸟的销量不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最近,日产公司在9月推出了21款蓝鸟车型的更新版本。经过5年的时间,公司并未针对当前惨淡的销量进行任何实质性的优化。相反,新款发动机的参数还有所下降,最大功率从原来的93KW降至90KW,峰值扭矩也由168牛米降至155牛米。尽管指导价有所上涨,但蓝鸟似乎被用来衬托轩逸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