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寒之中,他们身着长筒雨鞋或连体雨衣裤,深入河道,清扫水草,拾起水中垃圾。
河道守护者:冷风中的坚持与期待
2月14日清晨,寒气依旧笼罩着连城。当记者抵达莲峰镇文川河江坊段时,沈家贵——这位河道专管员兼保洁员已经开始了他的工作。他身穿连体雨衣裤,准备好了两把长竹柄网兜、绑了绳索的铁钩子、水桶以及几个大竹筐和编织袋。
对于大件垃圾,沈家贵站在岸上使用钩子进行钩取;对于小件垃圾,则需要视其位置而采用不同的清理方式。有时需用网兜一点点地拨到岸边,有时则需要划着小船在河中穿梭打捞。他每天要清理两趟长达五公里的河道,至少花费九个小时。
在清扫工作中,打捞并非仅仅是一个体力活动,更是一种技术活。垃圾浸水后重量倍增,对打捞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49岁的沈家贵是江坊村村民,他见证了文川河的水质变化。他曾是村中一员,为保护河水质量而成为河道保洁员。
在寒冷的清晨中,河水冰冷刺骨。沈家贵在记者面前展示了他的工作技巧:“捞网要对准空瓶扣下或从侧面舀起来。”他说到。即便面临这样的艰难,沈家贵仍然坚定了守护这片河水的决心。他说,“有时虽然村民会将垃圾丢进河里,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因为我们的工作是为了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
日复一日的劳作让沈家贵的皮肤变得黝黑,他的耳朵、手都长了冻疮,但他的手艺却越发熟练。他坦然面对工作的艰辛和辛劳,“望村民不要随便往河里扔垃圾”是他对村民的期望和呼吁。
尽管工作艰难,但沈家贵和他的同事们仍然坚守岗位。他们不仅清理河道,还承担起环保劝导员的职责,向村民宣传环保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他们的任务是维护河道的正常生态,包括观察是否有乱占、乱建、乱采、乱堆现象,以及是否有电鱼、毒鱼等违法行为。
沈家贵说:“我有一个小小心愿,希望在岸边有个小房子,能遮遮阳光、挡挡风寒。冬天干完活后,能在里面暖和一下。”这是他对生活最朴素的期待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