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市场中,别克品牌以其高市场优惠著称,常常采用先设定较高的指导价,随后通过显著的终端现金折扣来吸引消费者,特别是那些对价格敏感的购车。这一策略成功地推动了如君威、君越等车型的销量,它们每月都能销售出数万辆。并不是所有车型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成功。有一款车,即便终端降价达五万元,其销量也未能得到显著提升,如今已逐渐成为别克品牌的“被遗忘者”。那么,这款车是哪一款呢?它就是别克威朗。
威朗在2015年上市时,凭借其精美的外观和美系车一贯的高配置,赢得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其月销量一度维持在1.5万辆左右,甚至在某些月份突破了2万大关,市场表现不逊于同级车型。好景不长,自2019年起,威朗的销量开始急剧下滑,月销量仅有几百辆的情况时有发生。尽管终端价格不断下调,但销量却依然难以提升。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款曾经的热门车型如今面临停产的危机呢?
原因一:自家兄弟英朗的竞争。
在车市场上,许多厂商都会推出多款车型以形成高低搭配,覆盖不同预算的消费者。别克品牌也不例外。威朗与英朗之间并未形成明确的产品定位划分。两款车在外观上难以区分大小,在国人注重的空间方面也相差无几。更重要的是,在价格相近且具有同等优惠的情况下,英朗因其较低的指导价而具有更大的裸车价优势。这无疑使消费者在比较威朗与英朗时产生疑虑:是否要为那些对用车体验影响不大的配置多支付数万元的费用?
原因二:三缸发动机的负面影响。
如今的三缸发动机仍像多年前的双离合一样,即便技术再先进,也难以被市场完全接受。威朗最大的失误在于放弃了原本稳定的四缸发动机,转而使用1.3T三缸发动机。这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负面印象。尤其是在威朗的定价区间内,几乎找不到第二款使用三缸发动机的车型。加上网络上对三缸机抖动问题的广泛讨论,使得消费者对其产生了固有的偏见。
原因三:过快降价导致的低保值率。
过去,消费者在购车时主要关注车辆的产品力和价格,对车辆的保值率了解不多。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保值率已成为购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美系车在二手车市场的表现一直不佳,威朗也不例外。由于上市初期的热销和随后的销量下滑,别克不得不通过加大终端优惠来挽救威朗的销量。这导致新车的价格与二手车相差无几,使得消费者对购买二手威朗的兴趣大减。
从一手好牌打到仅剩一张差牌的威朗,其曾经的A+市场竞争优势和多样的车型选择(包括两厢和三厢)使其一度成为市场宠儿。五年内未换代且换装了三缸发动机的决策失误最终导致了威朗如今无人问津的市场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