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濂的勤奋与诚信
在明朝时期,有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他就是宋濂。自幼痴迷于读书的他,家庭环境却十分贫困,难以支付其学习的费用及书本的购买。面对这一困境,他只能向他人寻求借阅之道。每一次的借书,他总是郑重承诺期限,并在约定时间内如约归还,他的诚实守信在众人之中赢得了极高的赞誉。
有一次,他借到了一本心仪已久的书籍,读得如痴如醉。这让他心生抄录之意。所借之书的归还日期日益临近。为了信守承诺,他在寒冷的冬夜中连夜抄写。时值严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天气让他倍感煎熬。其母心疼劝其延迟抄写,等待到次日再进行。但宋濂回答说,不管对方是否急迫需求此书,归还的日期是他应遵守的信用,尊重他人的表现。倘若不讲信用,如何能得到他人的敬重?
当宋濂决定远行向一位知名学者请教时,他与对方约定了具体的会面日期。出发的那天恰逢大雪纷飞,如鹅毛般降落。他的母亲忧心忡忡地阻止他出门,认为风雪太大、道路难行、且目的地的大山可能已被大雪。宋濂表示若不按期出发则会造成失约的后果,对老师的尊重便体现于此。他坚信不论风雪多大,他都应按时启程赴约。当宋濂最终到达老师家中时,其诚心与守时的精神赢得了老师的深深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