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白塔为什么不让进

2025-04-3010:34:33创业资讯

近日,有友人来访,询问关于北京白塔寺的历史与现状。旮旯儿深感其请求颇有深意,遂决定与众人分享这座始建于元代的白塔寺的故事。历史的尘埃流转,元大都的辉煌已渐成往事,现今里留下的元代建筑已然不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座深受人们喜爱的白塔寺。

白塔寺坐落于阜城门内的大街上,整体建筑坐北朝南。近期因维修的缘故,山门及左右的钟鼓楼呈现的是重建后的风貌。旮旯儿儿时,常常穿越阜内大街,远远望去,仅能瞥见藏在胡同里的白塔。如今,白塔寺虽经历岁月的沧桑,但依然屹立不倒。

白塔寺在享有盛名,但鲜为人知的是它在元朝时名为大圣寿万安寺。据说这个名字是由元世祖忽必烈所赐。更多的时候,我们更习惯称它为妙应寺,这是明代重建白塔寺时所取的学名。因火灾之故,白塔寺内的建筑大多损毁,现今所见的白塔是元代建筑遗存,其余则是明清或当代的重建之作。

妙应寺内的白塔因其独特造型和深厚的历史背景,被选为全国首批文物保护单位,足见其重要性。这座白塔高达51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塔。它由台基、塔身、相轮、华盖和塔刹几部分组成。特别是华盖部分,悬挂着绘有佛字佛像的华蔓。曾在1976年的唐山大中,塔刹被震歪,后来在维修时发现了大量乾隆朝供奉的文物。

后,白塔寺的部分建筑被改建为民用房屋。再后来,因修建副食店等原因,山门和钟鼓楼等建筑也除,仅有天王殿、三世佛殿、七世佛殿、塔院幸存。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白塔寺恢复了部分建筑风貌后显得较为完整,但即便如此,其规模仍不及元代的十分之一。

白塔寺现存的建筑中除白塔外均为后朝所建,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觉宝殿前有一对典型的元代石狮子。这对石狮子具有元代造型特征,且雄狮在右雌狮在左的布局在北京的古狮中较为罕见。关于白塔寺的几座大殿的资料较为丰富,可轻易在网上查到。而旮旯儿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其最后的院落——塔院。由于塔院内部空间狭窄,难以看到白塔的全貌。院中还立有一尊塑像,酷似小时候看过的《第八个是铜像》封面上的铜像。这尊塑像是妙应寺白塔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据说阿尼哥在建造完白塔后便留在了元大都直至去世。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白塔寺正在进行为期两年的大修,因此近期可能无法参观。不过如果只是想拍摄白塔照片的话,并不需要进入内部拍摄,因为白塔的高度和周围环境已经提供了很好的拍摄角度。我们可以沿着白塔寺周边散步寻找拍摄的角度。在白塔寺东夹道和红墙的映衬下,白塔显得尤为好看;北边的安平巷也有一处古迹藏经殿;还有神秘的诡八楼等建筑物可供拍摄留念。尽管北海公园的白塔看上去与妙应寺白塔相隔较远的时间轴更为长久但实际上依然体现了古建筑的美学与艺术风格成就得到传承延续至今仍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欣赏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