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河口区恒祥园小区内的居民在白天偶然发现了一只刺猬,它穿梭于小区之间。居民们对此感到好奇,同时也担心它身上的健康情况,于是联系了大连野境自然保护中心的负责人王大鹏。王大鹏和他的团队接到消息后迅速赶往现场进行救助。
在现场,志愿者们惊奇地发现这只刺猬身上竟然附着多只蜱虫,每一个都饱满,十分危险。为了安全起见,志愿者们利用专用设备仔细捕捉这些寄生虫。尽管刺猬身上的蜱虫主要集中在后背,但志愿者们还是发现了胸前也有蜱虫的存在。由于刺猬的自我保护机制,一旦受到干扰,它就会蜷缩身体,这使得胸前蜱虫的完全检查变得困难。幸运的是,刺猬除了蜱虫以外,没有发现其他疾病,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志愿者们在确认无误后,将其放生让其回归自然。
王大鹏表示,近年来随着小区绿化面积的增加,野生动物的出现也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小动物如松鼠、刺猬、臭鼬、狗獾等甚至蛇类都在一些小区内生存。鸟类的数量也在增加,喜鹊、麻雀等鸟类在小区内繁殖。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是我们生态环境变好的证明。尽管这些动物与我们共享着同一个家园,但我们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不打扰它们。刺猬是一种夜行性动物,白天活动较少,如果发现它们白天现身可能是受到了某种惊扰。如果我们过多干预它们的生活习性,可能会给它们带来压力。
王大鹏还提醒广大市民,野生动物身上寄生虫较多,尤其是蜱虫。在接触野生动物时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轻易触碰或近距离接触。他还提到最近救助的两只游隼和山林中的梅花鹿身上也发现了大量蜱虫。这些蜱虫狡猾难寻,有时会隐藏在动物的耳朵里或其他难以发现的地方。为了避免蜱虫传播疾病或转移到宠物身上甚至人身,务必保持距离并谨慎处理。最后王大鹏强调了对野生动物保持距离的重要性并提醒市民提高警惕。(半岛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