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误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甜的表现,实际上恰恰相反。打呼噜往往源于一系列的症状,包括睡眠不足、鼻道狭窄等。特别是小儿鼾症,需要及时治疗。接下来,乌鲁木齐爱德华医院的胡将为我们详细解释。
引发小儿鼾症的六大主要因素
1. 睡眠姿势不当
例如,宝宝仰睡时,由于重力关系,舌头根部会向后倒,呼吸通道部分受阻。当气流进出鼻腔、口咽和时,附近的或肌肉会产生振动,发出鼾声。可以尝试调整孩子的睡姿,比如让孩子侧睡或趴着睡,以减轻打鼾现象。
2. 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颌骨异常、呼吸道狭窄,通常子女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这种睡眠中的呼吸阻碍主要由遗传决定,虽然无法彻底解决,但对孩子的健康并无大碍。
3. 肥胖
体胖的宝宝咽部的构造较为肥厚,睡觉时口咽部呼吸道容易阻塞,出现鼾声,严重时甚至会有呼吸暂停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可考虑帮助孩子减轻体重,以使呼吸管径通畅,减少打鼾现象。
4. 呼吸道炎症
上呼吸道发炎或慢性鼻窦炎会导致孩子鼻水肿以及扁桃体增殖体异常,造成鼻咽部通气受阻。睡眠时无法经鼻呼吸,从而发出鼾声。这属于病理性原因,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治疗后,孩子打鼾的现象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5. 腺样体
腺样于鼻孔最后端,部分宝宝的腺样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生。的腺体堵住鼻咽部,导致打呼噜的现象。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大部分腺样体都会自然消失,打鼾现象也会随之消失。
6. 鼻道狭窄
宝宝的咽腔较短,鼻道也相对狭窄,一旦有物或肿胀就容易阻塞。这种情况在宝宝半岁内较为常见,随着宝宝的成长和鼻腔发育的完善,鼻道狭窄的情况会逐渐改善,打鼾现象也会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