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冬日的寒意愈发浓重。羽绒服、秋裤、围巾等“过冬神器”成了人们抵御严寒的必备品。除此之外,众多新颖的保暖“神器”也备受网友热议,如取暖器、手套、电热垫,乃至便携式烘干器等。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实地的测试与评估。
在网购平台上搜索“过冬”相关关键词,记者发现保暖产品琳琅满目,且细分化趋势明显。暖腰、暖手、暖脚、暖衣等各类产品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为热水杯设计的暖杯垫产品。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电热垫,能够覆盖大部分身体部位,从腰部到手部、膝部、大腿乃至,近期销量颇丰,多数购买者表示是为了家中的老年人准备的。
在暖脚方面,四折围暖腿宝、暖腿电热毯、电火桶等都是热门选择。价格方面,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以一款加热袜为例,商家强调其能迅速升温并保暖,同时支持快速充电和防水,价格在40至60元之间。
在暖手方面,除了传统的充电式热水袋外,还有各种智能的暖手宝和暖风机。记者注意到一款智能手套,价格虽在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但因其内含智能片并具备双手的功能,月销量达到千件以上,购买者以年轻人群居多。
便携式烘干器也备受关注。这类产品能够在网购平台上迅速售出,如一款小型速干折叠便携衣架干衣机月销量超过4000件。商家宣传其具备半小时急速干衣功能,并可一次性烘干多件衣物和鞋子。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些产品的实际效果,记者进行了多款产品的实测。
实测一:小型暖风机
记者体验了某品牌的小型暖风机。该产品有两个档位,红色灯亮时为暖风模式,白色灯亮时为自然风模式。当放在书桌旁并开启红光时,虽能感到一定程度的温暖和均匀的散热效果,但长时间工作可能会让面部感觉干燥。如果与工作时的手部感受相比较,通常会觉得脚部对热度有更强的感知能力。
因此建议在使用此类设备时需要仔细权衡其应用场景的合适性及价格优势是否明显。若家庭中已有其他替代的取暖设备如空调或其它暖风设备,那么购买小型暖风机可能存在被闲置的风险。
实测二:便携干衣器
在便携式干衣器的测试中,记者注意到一款三百多元的产品表现不俗。当将其放置在电源上并挂起待烘的衣物时,短时间内便能显著感到衣物的温度上升并逐渐变干。此款产品除了快速烘干衣物外还具备紫外线杀菌功能。
对于那些居住在日照不足的地区且对衣物快速烘干有需求的用户来说,尤其是经常出差或旅行的人群来说,这款便携式干衣器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选择。
实测三:硅胶暖手袋
记者测试了一款硅胶暖手袋,发现其既可灌入热水使用也可使用冷水后进行微波炉加热。尽管微波炉加热方式较为方便但直接灌注热水的方式似乎更为温暖。
这款硅胶暖手袋不仅适用于暖手和暖脚还适用于暖肚子等场景。对于女性用户而言它提供了灵活的操作方式且价格实惠易于携带。
实测四:电热杯垫
在测试电热杯垫时记者发现其主要用于保持水杯内的温度在55度左右。尽管其操作简便但若非用于加热茶饮或咖啡等液体则其用途相对有限。
对于非茶饮或咖啡的加热需求其效果并不明显且在加热牛奶时反应较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