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敷为什么不能超过20分钟

2025-04-3017:12:30创业资讯

近日,运动爱好者小卢在篮球场上不幸扭伤脚踝。他在受伤后尝试用冰块进行冷敷,却因方法不当导致皮肤冻伤,之后又过早热敷加剧了肿胀。这件事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并采访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创伤骨科专家谢飞彬副医师。谢医生指出,类似小卢这样的错误处理方式在运动爱好者中相当普遍,因此掌握正确的冷热敷知识对运动损伤的恢复至关重要。

谢医生解释,急性扭伤后的48至72小时内是炎症渗出期,此时毛细血管破裂、液渗出形成肿胀。正确的冰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渗出,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而热敷则会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反而使肿胀加剧。他建议,在损伤后的4至5天内持续冰敷,待肿胀完全消退后再转为热敷。同样,红花油等活血物在急性期也会加重肿胀,应与热敷一样延后使用。

谢医生强调,直接使用冰块进行冰敷是一个常见的误区。他演示了科学的冰敷方法:将冰块敲碎成小颗粒,装入密封袋并加入适量清水,制成冰水混合物。使用时需用薄毛巾包裹冰袋,保持患处皮肤温度在10℃至15℃之间。每次冰敷20至30分钟,每日2至3次,间隔至少2小时。在冰敷时应抬高患肢至心脏水平以上,并密切观察皮肤颜色变化,若出现苍白或青紫应立即停止。

根据临床数据,约60%的运动损伤患者存在错误冷热敷的行为。错误的冷热敷方式可能会留下隐患,导致扭伤后经久不愈甚至引发其他健康问题。谢医生提醒三类人群慎用冰敷:糖尿病患者、有开放性伤口的患者以及皮肤感觉障碍者。他还强调冰敷仅适用于闭合性损伤,若存在皮肤破损需优先进行清创处理。正确的冰敷结合其他急救措施,如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能使急性损伤恢复时间缩短30%至40%。若损伤超过3天仍持续肿胀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