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四名词重述及解释:
西经四@名词1: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
解释:总收益(TR)是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出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平均收益(AR)指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获得的收入。而边际收益(MR)则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加量。
西经四@名词2: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解释: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厂商在决策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会选择使利润达到最大化的产量,这一决策需满足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西经四@名词3:完全竞争市场。
解释: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其基本特征包括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产品无差异、厂商生产的产品同质以及行业中存在自由进入和退出等。
西经四@名词4: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解释: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指整个行业规模和产量扩大而使个别厂商平均成本上升或收益减少的现象。当行业中单个厂商的成本降低时,称为该行业存在外在经济;反之,则称该行业存在外在不经济。
西经四@名词5:价格。
解释:价格是指在同一市场条件下,针对不同消费者或不同购买量制定不同价格的行为。实行价格的主要依据是消费者和产品的不同特点。
西经四@名词6:垄断竞争市场。
解释: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与寡头之间的市场结构,其特点包括市场上存在大量消费者和厂商、产品有差异以及厂商进入和退出较容易等。
西经四@名词7:寡头市场。
解释:寡头市场是一种厂商之间行为互相影响,以至于厂商的决策要考虑对手反应的市场结构。其典型特征是厂商之间的行为具有相互依赖性。
西经四@名词8:古诺模型。
解释:古诺模型是经典的寡头分析模型,它描述了两个面临同一市场的竞争厂商如何决定产量以最大化自身利润。在这个模型中,厂商的产量决策是建立在预期竞争对手反应的基础上的。
西经四简答解释及分析:
简答1及分析:
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MR=MC,是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即为市场价格。当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时,意味着增加一单位产量的收益正好等于为此付出的成本,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这是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具体应用。
简答2及分析(以短期均衡为例):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主要涉及到在给定价格下如何选择最优产量以最大化利润。当市场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才会生产;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成本时,厂商将停止生产。在短期中,由于固定成本不变,所以厂商的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的一部分。当市场价格变动时,厂商会调整产量以达到短期均衡。
古诺模型的缺陷和应用简述:
古诺模型假设前提较为简单,未考虑许多实际因素如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等。其缺陷主要在于没有说明最初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古诺模型对于理解寡头市场上的行为以及价格稳定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持。它通过折弯的需求曲线说明,在特定条件下,寡头市场的价格可以相对稳定。
其他名词及简答内容解释请参考上文对应部分。
背景介绍及其应用(针对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是一个理论模型,用于分析寡头市场上的厂商行为
假设A厂商作为市场中的先行者,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当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确定其产量。在需求曲线为线性的情况下,最佳产量被设定为市场总容量的二分之一。随后,B厂商进入市场,并在了解到A厂商的产量后,决定自身的最优产量。B厂商选择A厂商剩余市场容量的一半,即总市场容量的四分之一进行生产。这一过程不断重复,A厂商根据B厂商剩余给他的市场容量调整产量至总市场容量的八分之三,而B厂商则继续按照剩余市场容量的一半进行生产。经过多次调整后,A和B的产量逐渐趋向于均衡状态。当双方的产量均达到总市场容量的三分之一时,市场将达成均衡,价格则由两厂商总产量对应的需求曲线上的点所决定。
(2) 纳什均衡意味着,当其他参与者维持其策略不变时,任何一位参与者都没有动机改变自己的策略。换句话说,当其他参与者的策略确定时,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即为纳什均衡策略。假设第i个参与者的策略为Si,其他参与者的策略为S-I,纳什均衡的条件可以表述为μi(Si,S-i) ≥ μi(任何其他Si,S-i)。(Si,…,Sn)即构成纳什均衡。
(3) 古诺模型的均衡产量就是各厂商在竞争中最终都不再改变产量的均衡解。这一解正符合纳什均衡的定义。实际上,古诺模型的分析过程就是纳什均衡的达成过程。
西经四@计算@
(2000年计算题)已知某垄断厂商的需求函数为Q=60-5P。
(1)根据需求函数求得边际收益函数MR=P的导数乘以需求量Q,即MR=12-Q/5
(2)要使厂商的收益达到最大值,必须求解MR=MC的点(MC代表边际成本)。在已知边际成本MC=2时,可以通过设定MR=MC=2并代入需求函数求解出最大收益时的产量Q和价格P。
(3)当厂商的边际成本已知为2时,我们可以通过设定MR=MC=2并解出需求函数中的价格P,进而得出最大利润的产量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