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案例_社群运营的例子10个

2025-01-0411:42:00创业资讯2

经历过生活的点点滴滴,往往领悟却是遥遥无期。

那就像有人的旅程一般,当初的社群初期,习惯性仿效他人,生搬硬套他人的话语和流程,但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这便说明了社群营销并非表象那么简单,无论是大到流程的布局还是小到群名的设定,都蕴深层的逻辑。

让我分享一个过往的经历:

在2017年,我接手了一个女装品牌的社群运营项目。他们有两个社群,一个久存但鲜有交流,另一个则是新近建立,信任尚未建立。

对于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社群,我们不能采取同样的策略。我们根据AARRR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策略。

对于老社

1. 将其视为新的流量来源,为新的社群打下基础。

2. 激发其活跃度,为后续的转化铺平道路。

而对于新社

1. 为老客户提供持续的流量支持。

2. 通过多种方式快速建立客户对品牌的信任。

3. 创造情绪链接,为未来的购买做好准备。

为了促进用户参与并转化,我们设置了阶梯式奖励机制:当社群人数达到1800人时,每人可领取50元无门槛红包;当人数达到3000人时,红包金额翻倍;当人数达到5000人时,红包金额再次翻倍。

最终,在短短5天内,我们成功创建了4个社群,付费转化率高达36.7%,销售额更是突破了103万。虽然两个社群的运营方式不同,但背后的逻辑却是一致的——拉新、促活、留存、成交以及推荐。

如果你的产品难以通过社群进行销售,我建议你从这五个步骤开始分析,找出问题所在。这其中涉及许多细节问题需要仔细打磨。除了大的框架逻辑外,社群的日常运营中还有许多细节决定着其成败。

例如:如何筛选进群的用户、如何发布群公告、如何设计聊天话术、红包发放的频次和数量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的经验,而非仅仅知道一个模型就能做好的。我们总结了上百条裂变方法,但如果你不了解这些方法背后的设计逻辑,你就无法真正利用它们来帮助你的工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那么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用底层的逻辑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这样才能一通百通。事实上很多人第一步就没有做好——吸引进群的人群不精准,都是为了薅羊毛的,薅完就走。比起追求人数众多,更重要的是群里的人是否都是精准用户。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