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阿胶,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阿胶是由驴皮熬制而成,具有祛风、补血、滋阴的功效。由此衍生出的许多美容养颜产品,深受各年龄段女性的喜爱。
你们可能不知道的是,阿胶的名字背后,还隐藏着一段牛皮与驴皮之间的历史争夺赛。
这件事得从阿胶的起源说起。最初,阿胶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单名为“胶”,那时并非用于用,而是作为粘弓箭的胶水。直到西汉古墓长沙马王堆3号墓土了一本先秦时期的著作《五十二病方》,书中首次记载了胶的用价值。而“阿胶”之名则首次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那时的原料是牛皮。
牛因此在历史长河中先走了一步,胶的用途也从此有了新的转变。医生和工匠都开始了对它的研究和利用,用胶的纯度要求极高,得益于神奇的阿井水,用胶正式被称为“阿胶”。从汉到宋,阿胶一直都是用牛皮熬制的。
但历史的转折点出现在五代至宋的“牛皮之禁”。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牛皮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用于制作防御力极强的甲胄和弓箭。在唐朝医学著作《广济方》中首次出现了“驴皮胶”的名称。到了宋朝时期,驴皮胶的呼声已经非常高,医家们称之为“真胶”,而牛皮胶则更名为“黄明胶”。到了明清以后,阿胶指的就是驴皮胶,黄明胶则指的是牛皮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