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与张仲景的启发和感悟

2025-04-1601:51:37创业资讯

过了冬至,白昼逐渐增长,阳气回升。冬至被视为一个吉日,充满庆贺的氛围。在我国古代,民间有着“冬至大如年”的盛誉。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南阳,人们喜欢享受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南阳的人们为何偏爱羊肉馅的饺子呢?这背后有着丰富的故事。

冬至这天,南阳的一家中医馆按照传统习俗,精心烹制了“祛寒娇耳汤”。这款汤在南阳几乎是家喻户晓,它是一款祛寒滋补的膳佳品。这款膳的发明者正是南阳的医圣张仲景。

娇耳,实际上就是饺子的前身。相传在东汉时期,张仲景看到乡民因寒冷而受冻伤,便将羊肉和花椒等多味温中祛寒的草混合,用面皮包裹后煮熟分给百姓食用,成功地治愈了他们的冻伤。这种膳因其形状类似人的耳朵而得名“娇耳”。

张仲景博物院的副研究员杨磊表示,冬至是农历中象征阴气达到极致、阳气开始回升的时刻。而饺子形状弯弯的似月亮,内馅却是圆润的,寓意着阴阳交融。

冬至期间,南阳的乡村保持着邻里一起包饺子的传统习俗,而南阳各处的饺子馆生意也格外兴隆。对南阳人来说,冬至吃饺子不仅是中医食疗文化的体现,更是对医圣张仲景的深深怀念与景仰。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