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深入探讨了预算与业务规划的紧密结合,理解了预算并非简单的数字游戏或纯财务评审,而是基于业务实质的策划。在掌握了预算评审的基本逻辑后,我们进一步来分析预算的组成部分,以便更全面地把握预算的内涵。
第一部分:预算的构成概览
谈到部门预算,每年我们都在进行,但我们对预算的真正理解是否到位了呢?预算可以划分为哪些不同的部分呢?
一个部门的预算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块: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
固定部分主要是指部门或稳定运行所需的固定开支,包括办公场地的费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日常固定的薪酬等。这些开支是保持日常运作的基础。
可变部分则与部门或在一个固定预算周期内的业务强度紧密相关,包括项目相关的费用、人员相关的费用以及固定资产投入相关的费用等。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三类可变部分。
第二部分:与业务紧密相关的可变部分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所有的预算都与业务计划紧密相连。对于每个部门而言,业务计划就是我们未来预算周期需要完成的关键任务。从研发管理的角度看,更容易理解项目的概念。
在审核预算时,我们其实在对所规划的项目进行优先级排序。在选择资源保障最高优先级的项目时,我们主要考虑项目对整个的收益影响以及项目缺失可能带来的损失。我们也需要平衡长期和短期投入,确保成熟型短期项目投入的比例,并关注不成熟的生存焦虑问题。对于未来的长远投入,我们需要谨慎评估其潜在收益。所有的投入都需要基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进行评估和调整。预算的调整往往需要根据优先级进行低优先级项目或任务的合理取舍,确保必要项目的资源有效配置。
第三部分:与人员紧密相关的可变部分
人员的预算与整体业务规划也息息相关。随着关键任务的增多和复杂化,所需的人力总量也会增加。除了与项目相关的人员预算,我们还需要关注内部的人员梯队建设,确保的长远发展。这包括从专业族到管理族的长远建设计划,为培养持续的人才供给。这部分预算的保障对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考虑到人员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到薪酬、福利等预算的增加,我们需要根据的成熟度来合理投入资源。对于初创期的,更注重眼前实际效益的落地执行而非长期规划的人才储备建设策略是正常的考虑角度。但对整体人力梯队建设的重视和投入是确保长远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