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以《要开学了》为主题

2025-04-1816:39:40创业资讯1

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在劳动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学校以课程建设为基本途径,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致力于开发出多种类型的劳动教育课程。

一、劳动教育课程的基础定位与目标

针对劳动素养的教育定位和课程目标,学校基于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结合,以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着重于勤俭节约、爱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以及学会并爱上劳动。这一系列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劳动经历,从而全面提升劳动素养。

二、专门化课程的实施

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每周安排一课时进行集中教学。这些课程以学校为主要劳动场所,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日常生活劳动和校园劳动,帮助学生习得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学校还设立了劳动周,结合特色节日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奥秘。

三、融合化课程的推进

在学科教学中,学校积极融入劳动教育元素。例如,在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渗透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意识的内容,在数学、科学学科中加强对劳动技能和劳动思维的培养。通过跨学科的综合实践主题,将劳动教育无痕地融入各个学科的日常教学之中。

四、项目化课程的创新

针对项目化学习,学校构建了开放且多元的课程模式。通过从项目的选择到成果的展评等一系列步骤,学生在真实的劳动项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劳动素养。例如,四年级的“油菜花开金灿灿”课程,让学生在200天的时间里全程参与种植、观察、记录和探究的过程。

五、综合化课程的拓展

综合化课程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学校还设计了成长课程,通过美食制作分享、操场露营、十周岁成长礼、爱心义卖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奉献爱心并树立社会责任感。

六、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策略

学校不仅注重校内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还积极探索利用家校社资源协同育人的策略,拓展课程实施的多元路径与方式。学校与家长和社会共同开展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并促进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

富春第七小学的劳动教育实践探索,不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其他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