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会遭遇面试官(包括人力资源专家)采用“行为面试法”的挑战。我之前已经讨论过这种方法,它与阿里巴巴的“剥洋葱”技巧在逻辑和形式上如出一辙。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第一点:使用这种行为面试法的HR并非凭空而来,他们大多经过专业培训或是在长期的面试经验中自我提炼总结出来的。这是其得以实施的前提。
通常,面试会以“请讲述你之前的一个项目(案例)”开始,然后进一步询问关于任务、角色、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为何这样解决以及结果如何等相关问题。成功的定义又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在我指导过的学员中,他们在简历中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当使用行为面试法时,如果求职者能边展示简历边回答HR的问题,这将大大提高他们的表现力。
第二点:如何应对行为面试法?
第二,对简历中的每一段内容进行自我提问,反复思考各种可能性。
第三,在面试现场,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四,当回答有前后关联的面试问题时,一定要在脑海中打好草稿,确保逻辑自洽。
今天的重点话题是:“行为面试法”只能确保求职者答案的逻辑自洽。换句话说,面对面试官的连续追问,只要你回答的答案前后不矛盾,能够用常规逻辑解释清楚,那么你就通过了测试。
第五点:“行为面试法”实际上也算是“压力面试”的一种。在回答这类问题时,除了确保逻辑自洽外,回答要干脆利落、简单直接。不要拖泥带水,不要提供过多的不必要信息。如果有更多的问题,可以询问面试官。
第六点:面试后进行复盘(这一点我们之前也讨论过,这里就不再重复)。
讲完这些主要的内容后,我想说一个额外的话题。
对于我来说,我个人认为“行为面试法”更注重形式而非内容。因为这种方法关注的是通过不断的细节追问来挑战求职者的逻辑构建,通过判断逻辑是否矛盾来评估求职者的能力水平。当人力资源专家学习“行为面试法”时,需要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生搬硬套。
坦率地说,我这里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学员,他们虽然嘴巴不擅长表达,但年薪却能超过120万。用这种方法反而会做好事变成坏事。这就像海洋中的王者,平时习惯用各种套路来吸引伴侣,但当遇到真正的爱情时,却会因为自己的套路而错过。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提前掌握面试技巧的求职者,他们的能力可能不那么突出,但就是因为了解你的套路加上口才较好,“工作沟通能力”强……对于这些情况,如果以上信息不能帮助你找到答案,你可以查看我的主页或私信我沟通,我会尽力帮助你解答。